佛教词典 > 翻译名义集 > 正文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新译,是至高无上真正平等普遍的觉悟,亦即究竟圆满的佛果。...(譬喻)累积珍宝之库藏也,妙法能济众生之苦厄,故以为喻。无量寿经曰:无量宝藏自然发应,教化安立无数众生。法华...(术语)善之善者曰真善。延命地藏经曰:真善菩萨。又曰:真善男子。...即宝华佛。大智度论卷九(大二五·一二四下):“宝华佛生时,一切身边有种种华色光明,故名宝华太子。” p6755...(术语)旧曰作戒无作戒。新曰表戒无表戒。受戒者登戒坛,发表身口意之三业,而正受得戒法,名为表戒。此时受者体内...【圆成实自性能作五业】 p1241 显扬六卷六页云:问:圆成实自性、能作几业?答:有五种。谓能为二种五业对治生起所...(术语)得道之人,又修道之人也。汉书京房传曰:道人始去,涌水为灾。注云:道人有道术之人也。地理志曰:代郡道人...(名数)佛性虽常住不变,然为他修证,分三义:一、自性住佛性,一切众生本有之,为自性而常住者。三恶之众生,唯具...亦名:结无场大界羯磨、无场大界结界羯磨、结大界羯磨 行事钞·结界方法篇:“正加圣法。(一、问答事宗)上座云:...又名轮回三道,或三轮,即烦恼道、业道、苦道。烦恼道又名惑道,即无明贪欲嗔恚等之烦恼妄惑;业道是依著烦恼而产生...(术语)对满果之语。一有情之果报分为总别二者。果报之主成分为引果,果报之局部为满果。例如第八识是引果,五根五...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佛告无尽意菩...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楞严咒注音版...
【原文】 灵峰之劝人夜礼观音,不可死执,便谓定须夜礼。不过以夜静心净,最易见效。 不使人知,亦不可执,乃治好名...
凡受三皈五戒者,要发菩提心。什么叫发菩提心呢?就是发利益众生的心。你受了三皈了就成为菩萨。菩萨是做什么的,是...佛陀是很善用方便法门的。 当年,佛陀的母国迦毗罗卫国,王弟难陀,沉迷女色,王孙罗睺罗,年纪又轻,佛陀怕王弟或...
前面说到我们最好趁年轻健康的时候把功夫准备好。什么叫做功夫呢?并不是飞天钻地奇奇怪怪的事,是随时可以把心静下...
翠岩可真禅师是宋代著名高僧,福州人。曾经参访过慈明禅师,因到金銮结夏安居,与善侍者结为好友。翠岩禅师年轻时经...一天,弟子们和禅师一起在田里插秧,可是弟子插的秧总是歪歪扭扭,而禅师却插得整整齐齐,就像是用尺子量过一样。 ...
次观众生世间清净。此门中分为二别:一者观察阿弥陀如来庄严功德,二者观察彼诸菩萨庄严功德。观察如来庄严功德中有...
原文: 激扬生死凡夫令起欣厌者:以诸众生沉迷自性,甘受轮回,旷劫至今,曾无省励,故示苦乐两土,爰开折摄二门,...
佛陀僧诃
【翻译名义集】
【佛陀僧诃】西域记云:唐言师子觉,无著弟子,密行莫测,高才有闻。二三贤哲,每相谓曰:凡修行业,愿觐慈氏。若先舍寿,得遂宿心,当相报语,以知其至。其师子觉先舍寿命,三年不报。世亲菩萨寻亦舍寿,时经六月亦无报命。时诸异学,咸皆讥诮,以为流转恶趣,遂无灵鉴。其后无著菩萨,于夜初分,方为门人教授定法,灯光忽翳,空中大明。有一天仙乘虚下降,即进阶庭,敬礼无著。无著云:尔来何暮?今至何谓?对曰:从此舍寿,往睹史多天,慈氏内众,莲华中生。莲华才开,慈氏赞言,善来广慧。旋绕才周,即来报命。无著曰:师子觉者,今在何处?曰:我才旋绕时,见师子觉,在外众中,耽着五欲,无暇相顾。无著曰:慈氏何相?演说何法?曰:慈氏相好,言不能宣;演说妙法,义不异此。然,菩萨妙音,清畅和雅,闻者忘倦。
上篇:婆薮盘豆 | 下篇:陈那 |
(物名)槌砧之异名。正字通曰:墩音敦,平地有椎者。...
无上正等正觉
宝藏
真善
宝华太子
表戒
圆成实自性能作五业
道人
三佛性
摄僧无场大界结法
三道
引果
【大藏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大藏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藏经】楞严咒注音版

蕅益大师为何劝人夜礼观音

凡受三皈五戒者,要发菩提心
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

【推荐】如何才叫念佛有功夫了呢

翠岩禅师《警僧铭》对僧人的告诫
做事要选好目标

众生者,即是不生不灭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