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名)承槌打之木,谓之槌砧。拈打之小木谓之槌。槌为本器。为槌而有砧。敕修清规维那曰:“左手按砧,(中略)右手鸣椎,高不过五寸,声绝方下椎,急缓合度。”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行事)寺之开基入灭日也。此日必修供养。...(名数)一莲华念诵,诵声自闻于耳也,即音声,谓之莲华者,因阿弥陀为莲华部之主,司音声说法之德,故谓之音声。二...(譬喻)智犹如目。玄义二曰:智为行本。因于智目起于行足。目足及境三法为乘。乘于是乘入清凉池。同四曰:智目行足...(名数)于前六聚中分突吉罗罪之一为恶作恶说,即身口二业,而第六为突吉罗,第七为恶说。行事钞中一曰:言七聚者:...【毗流波叉】 大论云:秦言杂语,主诸龙,及富楼多那。光明疏云:西白银埵,王名毗留博叉。又翻非好报,又翻恶...于心心所,若细分别,应有四分:谓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 一、相分 相、谓相状也。所缘为义,纵缘于...巴利名 Savgītivajsa。泰国伐奈那亲王(Somdej Phra Vanarat)着。书成于西元一七八九年。一九二三年拉玛六世(Ra...(1887~1967)广东南海人。字静庵,法名慧涛。为太虚大师之在家弟子。在港四十年中,曾鼎力协助兴办佛教社会教育及...禅林用语。(一)蒺藜为一种药草,蔓生,果实有锐刺五对。铁蒺藜,即以铁作蒺藜果之形,用为防敌之武器,转用以比喻禅...指忏悔时应发露之七种心,即:(一)生大惭愧心,惭愧我与释迦如来同为凡夫,今世尊成佛已历多劫,我犹轮转生死,无有...【非心为因法】 p0716 品类足论六卷五页云:非心为因法云何?谓已入正性离生补特伽罗初无漏心,及诸余异生定当...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大弟子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七十二那术、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舍离城中,有一梨车,名鞞罗羡那(秦言勇军)。譬如天与诸天女共...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偈赞佛,尔时觉林菩萨,承佛威力,遍观十方,而说颂言, 譬(p)如...
《药师宝忏》中列述众生无始以来有十六种病: 1. 贪瞋嫉妬之病 2. 憍慢自傲之病 3. 不识善恶之病 4. 不信罪福之病 ...
一、古以写经增福延寿 抄经,古称写经,即书写佛教经典。大乘佛教特别强调受持、读诵及书写经典的功德,如《法华经...
弥勒菩萨是未来佛,经过七佛授记,为释迦牟尼佛的辅佐,现在正在兜率内院主持说法。是释迦牟尼佛的法统继承人。弥勒...心态表示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只要有良好的心态,你才能每天保持饱满的心情。心态好,运气就好。精神打起来,好运自然...
问: 念佛没感应,念往生咒有感应,也念惯了,杂念少,可以往生吗? 大安法师答: 这可以啊!往生咒也是念佛呀!它...观自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我们众生无始以来,由一念无明烦恼的执著,才有色、受、想...
时间就是生命,生命又由一天天组成,那么我们的生命究竟怎样才能活得有意义、有价值? 佛陀曾说过一首偈子:若人生...
世间上的痛苦和快乐都是由于自己的业力所造成,尤其痛苦的根本就是贪嗔痴等三毒烦恼,如龙猛菩萨所说:贪嗔痴及彼,...
槌砧
【佛学大辞典】
上篇:楷定疏 | 下篇:槌墩 |
【二相观察一切杂染清净】 p0046 瑜伽八十五卷十三页云:云何由二种相,观察一切杂染清净?一者、由如所有性故...
开山忌
五种念诵
智目
七聚
毗流波叉
相等四分
结集史
陈静涛
铁蒺藜
七种忏悔心
非心为因法
【大藏经】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大藏经】佛说出家功德经
【大藏经】地藏菩萨本愿经

《药师宝忏》所说的十六种病与十三种药

抄经的十大功德利益

浅谈弥勒净土的信仰
心态好,运气就好

念往生咒可以往生吗
清定上师《心经开示录》

生命如何才能活出意义与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