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十五卷。清代刘名芳撰。收于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一辑。宝华山位于江苏句容,相传为梁代宝志禅师道场,因年代久远而荒废。至明万历年间,妙峰禅师建铜殿,号“圣化隆昌寺”,清康熙敕赐“慧居寺”,因之著名于世。时有刘名芳为撰山志,分为二十四门:山图、形胜、星野、山水、建置、古迹、灵异、高僧、律师、碑铭、碑记、塔铭、诏敕、奏疏、公移、记、赋、序、传、赞、考、书、启、诗。乾隆年间,沙门圣性为之整理刊行。本志虽以山志名之,然实为慧居寺而作。 p6755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术语)三界六趣为生死轮回之处所。...梵名 Mātrceta。为二世纪后半至三世纪时,中印度之佛教学者。据多罗那他佛教史及南海寄归内法传卷四赞咏之礼条等载...【观人而舍】 p1470 瑜伽五十七卷十八页云:当知观人、二时差别。一、摄受时,二、处置时。于摄受时,应以五相、观...亦名:二不定戒尼无 戒本疏·二不定法:“今云尼所以无[二不定戒]者,由比丘与女生讥处坐,夫主不信,或时驱出,...即三论宗,因三论宗是以般若所说的诸法皆空为宗。...(杂语)旧婆沙论谓之跋渠Varga,新婆沙论谓为纳息。玄应音义十五曰:跋渠,此译部类。纳息者,同一之义类于一处纳...【二种决定转诸佛无自在】 p0045 世亲释十卷九页云:若诸如来,于一切法自在而转;何故一切有情之类,不得涅槃...云何苦谛共相?谓无常相、苦相、空相、无我相。何等无常相?略有十二,谓非有相、坏灭相、变异相、别离相、现前相、...十种解脱之意。(一)菩萨离系缚之相有十种之别。即:(一)烦恼解脱,(二)邪见解脱,(三)炽然解脱,(四)阴界入解脱,(...【俱有相应】 p0926 杂集论五卷十六页云:俱有相应者:谓一身中诸蕴界处,俱时流转,同生住灭。...(真言)两手外缚,竖二中指相合也。真言曰:唵(归命)三昧耶(平等)萨怛鍐(入我我入)见真言句义钞中。...佛说盂兰盆经...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五百及诸菩萨。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将来之世,当有比...
摩腾法兰 精通经典 摄摩腾原本是中天竺(中印度)人,他的仪表端庄优雅,精通菩萨乘与声闻乘的各种经典,常常云游...
《业疏》云:戒是警意之缘也。以凡夫无始随妄兴业,动与妄会,无思返本;是以大圣树戒警心,不得随妄,还沦生死。 ...
问: 人要想往生,首先得要不怕死,请开示如何才能坦然面对死亡? 大安法师答: 生和死,你不要把它看得那么对立。...请人原谅说包涵,求人帮忙说劳驾,向人提问说请教; 得人惠顾说借光,归还物品说奉还,未及迎接说失迎; 需要考虑说...众生最爱惜的是自己的宝贵生命。不论是以强、中、弱哪一种贪嗔之心,杀害哪怕一条生命,也会使它遭受剧烈的痛苦。因...
虚云老和尚在世经常说: 随缘就是家乡,放下就是道场。 随缘,不过分追求。你到那里,那里人干什么事你就和他一样干...问: 弟子受了菩萨戒,但上班后,没持过午不食,持斋日也没有,是不是犯戒? 大安法师答: 关于菩萨戒,对十重戒要...
古代有个很有名的关于放手的爱的公案,说有两个妇人在争一个两岁大的孩子,她们都说孩子是自己的,谁也不愿意让给另...
宝华山志
【佛光大辞典】
上篇:宝华 | 下篇:宝华太子 |
【初地以上菩萨复有三种】 p0684 佛地经论六卷十八页云:初地以上菩萨、复有三种。一、初发心。谓在初地。已入...
界趣
摩咥里制吒
观人而舍
尼无二不定戒
无相宗
纳息
二种决定转诸佛无自在
苦谛共相
十解脱
俱有相应
普贤三昧耶印明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大藏经】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大藏经】佛说当来变经

中国高僧列传故事

戒律在修行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

念佛人如何才能坦然面对死亡
中国古代的生活雅语
杀生果报事例

记住这四句话,到哪里都能自在
受菩萨戒没有过午不食,是不是犯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