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语)旧婆沙论谓之跋渠Varga,新婆沙论谓为纳息。玄应音义十五曰:“跋渠,此译部类。”纳息者,同一之义类于一处纳受止息之义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名数)又名十无依止。依行法以为生功德善根之所依处,然或缘邪见,或依恶缘,其行法有不为功德善之所依止者,此有...独觉的行人,但能自度,无利他之心,故不能起大悲心以利益众生,因此不能获得至高无上的佛果,故曰舍悲障。...原是称呼建筑在山上的佛寺,但现代人习惯称呼寺庙的住持为上方,因他所居住的地方是在寺庙的最高处。...(故事)五登会元丹霞章曰:丹霞禅师尝到洛东慧林寺,值天寒,遂于殿中取木佛烧而向火。院主偶见而呵责云:云何得烧...谓穷尽无限未来之生涯、边际。与无限同义。多用于发愿之场合。盖为表示“法”之常住而假说未来际,如谓“过去无极际...(书名)一卷,梁真谛译。说三界但有显识(即阿梨耶识)与分别识(即意识)之二种识。...又作喜忍、信忍。为无生法忍之别名。乃十信位之忍位,亦为净土三忍之一。谓勇猛专精,观想净士之庄严,心思见之,功...(术语)佛菩萨以通力权现种种之身,种种之物也。法华经化城喻品曰:权化作此城。义林章七末曰:权示化形。教行信证...【舌根】 p0633 集论一卷三页云:何等舌根?谓四大种所造,舌识所依清净色。 二解 五蕴论一页云:云何舌根...即漉水囊(梵 parisrāvana,音译钵里萨罗伐拏)。指用以滤水去虫之布袋。为比丘六物之一,十八物之一。希麟音义卷...供养阎罗王及其眷属之修法。又作阎罗王供。修此法可息病除灾。有关之仪轨有焰罗王供行法次第一卷。 p4056...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峯山中,与大苾刍众三万二千人俱,皆得阿罗汉,具大神通。其名曰:尊者阿若憍陈如、尊者...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林中阿那邠坻精舍,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五百比丘...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萨成佛之弘轨也。轨不弘,则不足以寮群异指其归;性不尽,则物...
做回人不容易。因为在六道轮回当中,我们看到,猪马牛羊又有多少!河里的鱼又有多少!蜎飞蠕动,就说这些有生灵的,...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生活经验:跟福报大的人一起出行会异常顺利。 比如某个堵车的时间段,因为车上有福报大的人...
1.生平 彻悟大师(公元17411810年),讳际醒,一字讷堂,又号梦东,京东丰润人,俗姓马。大师幼而颖异,长喜读书,经...
【原文】 阿弥陀佛慈悲愿力,遍周法界,普接众生,作大摄受,不令漏失。阿弥陀佛阴入界①身,遍同法界,普示众生,...不少人在遇到运程阻滞、生意失败、事业不利,或婚姻受到挫折,或病魔缠身,甚至多灾多难时,都会来找我这个命相学者...
《了凡四训》,我想学佛的人大概都比较明白。这里我们简单的看看它给我们的启示,就在于袁了凡改命。这是明代的一位...
有一首偈说: 瞋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欲行菩萨道,忍辱护瞋心。 生气、瞋恨,就像我们心中的一把火,它能够将我们...1、念药师咒 药师经说:复次,曼殊室利,彼药师琉璃光如来得菩提时,由本愿力观诸有情遇众病苦瘦疟、干消、黄热等病...
纳息
【佛学大辞典】
上篇:纳骨 | 下篇:纳婆钵奢弭 |
(界名)刹者梵语Kṣetra,土之义。西方之国土,即阿弥陀佛之极乐净土也。...
十无依行
独觉舍悲障
上方
丹霞烧佛
尽未来际
显识论
悟忍
权化
舌根
骚毗罗
冥道供
【大藏经】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大藏经】优婆塞戒经
【大藏经】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珍惜自己的人生与福报

福报大的人,做事情就比较顺

净宗十二祖-彻悟大师

阿弥陀佛怜念众生,生生世世不相舍离
改善命运的秘诀

落实在动真格的行为中,命运就能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