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公案)沩山尝举一粒米曰:百千万粒,从这一粒生,此一粒从何处生?自曰:此一粒,莫不轻。见葛藤集下。...【三种世事】 p0177 瑜伽二卷十七页云:云何三种世事?一、语言谈论,更相庆慰事。二、嫁娶宾主更相饮啖事。三、于...【五种善法障】 p0268 瑜伽六十九卷一页云:云何为犯?谓能障碍所有善法,令不得生。当知此障,略有五种。一、慢缓...1、是进退无碍的意思。 2、指吾人的心完全脱离了烦恼的系缚而通达无碍。...(经名)指不空所译二卷之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而言,若言金刚界仪轨则为金刚顶莲华部心念诵仪轨。...(人名)吴有异比丘,号为毛僧,日游聚落,饮食无所择。轻薄子多弄之。忽谓人曰:吾将死矣。危坐说偈曰:毛僧毛僧,...释迦种族之意。释,乃释迦(梵 ?ākya)之略称,意译作能仁、能、直,为净饭王家之本姓,属刹帝利种,在印度为贵族...指大法会行道之时,手执香炉,行于导师前之小僧之职称。又作定者沙弥、善财童子。又因其定座于导师之下,故又有“定...(术语)虚妄之执念也。又执着虚妄之法也,把而不离曰执。法华经方便品曰:深着虚妄法,坚受不可舍。释门归敬仪中曰...【灭分无常】 p1213 杂集论六卷六页云:灭分无常者:谓已有还无,乐品诸行、不可爱乐。由此无常为缘,坏苦性可了知...【如来超过世间八法】 p0582 大毗婆沙论四十四卷十一页云:复次如来生身,虽是有漏;而超八法,故说不染。问:...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五百大德声闻:舍利弗、大目揵...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僧肇法师所作《宗本》《物不迁》等四论。但末代弘经,允属四依...
僧稠大师从幼年时就勤学苦读,到青年时已精通经史子集。被聘为太学博士。僧稠虽名振朝庭,但对俗事无比厌烦,常叹息...
菩萨知道贫穷之人就心怀多怨,所以首先要行财布施,把自己所有的东西都布施给贫穷的人,如果大家要做菩萨,一定要有...
昨天《佛教孝亲思想的省思》一文,有关孝亲的话题,引起了一些网友的关注,例如:出家之后,如何行孝呢?放不下家如...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那怎么理解这句话?对这句话一般人会理解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定要多善根多福德,...
破我执是非常重要的,大家都知道。空性、心性也是非常重要。但是,我们有没有发现我们为什么对空性和心性这两部分很...
讲修行,讲不修行,都是一句空话,你我透彻了自己这一段心光,当下了无其事,还说什么修与不修。试看本师释迦牟尼佛...吸收足够营养,提升生命力,最好多吃:瓜菜(例如红萝卜、青瓜、菠菜) 五榖(例如糙米、小米、小麦) 水果(例如苹...
宋代诗人杨万里曾在《过松源晨炊漆公店》诗中写道: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人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
初地以上菩萨复有三种
【法相辞典】
【初地以上菩萨复有三种】 p0684 佛地经论六卷十八页云:初地以上菩萨、复有三种。一、初发心。谓在初地。已入见道正性离生,真无漏心创现行故。二、已修行。谓上六地。已得修道,进修行故。三、不退转。谓上三地。修道已满,离诸功用;无加行道,任运现前;一切烦恼,毕竟不起;念念胜进,无退转故。
上篇:初地断二愚及彼粗重 | 下篇:初二静虑诸天光明差别 |
(术语)广于法界之事物悬思也。对一念之语而言。一念者一思而止也。止观上曰:圆顿者初缘实相,造境即中,无不真实...
沩山举米
三种世事
五种善法障
自在
金刚顶经仪轨
毛僧
释种
定者
妄执
灭分无常
如来超过世间八法
【大藏经】禅秘要法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大藏经】肇论

岭东第一禅——僧稠大师的故事

菩萨布施,等念怨亲

出家与行孝
大安法师《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把我执我慢修理干净

现前这念心,本来清净,本自具足
让你了解素食的营养成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