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六十四卷六页云:二、所摄者:略有十种。谓谛相教、遍知教、永断教、证得教、修习教、即彼品类差别教、即彼所摄所依能依相属教、遍知等障法教、遍知等顺法教、不遍知等遍知等过失功德教。如是能摄一切藏摄,及本母摄,是名总略摩呾理迦。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名色缘六处】 p0589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七页云:复言:世尊!若但说言识缘六处;斯有何过?世尊告曰:初受生...即依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所造之弥勒净土兜率天宫相之图画或雕刻。又称弥勒净土图、弥勒天宫观、兜率天曼荼罗。续...(杂语)禅僧之用语,谓之童行。又曰行者。僧中之童子也。...(术语)比丘三义之一。比丘绝一切生业,乞食于人,以资色身,故曰乞士。智度论三曰:比丘名乞士,清净活命故,名为...施远来者、施远去者、施病瘦者、施饥饿者、施智法人。...宋代法眼宗僧。嗣天台德韶国师之法,为南岳第十世,住苏州(江苏)承天永安院。撰景德传灯录一书,于宋真宗景德元年...新罗僧。朝鲜佛教禅门九山迦智山派之祖。北汉郡人。号明寂。宣德王五年(784)来唐,于广府之宝坛寺受具足戒,其后...于所对之境、事未能专一而心念余事。大宝积经卷六十八(大一一·三八六下):“此诸众会无余念,一心瞻仰大瞿昙,唯...【死有】 为有情转生的四有之一,人依于前世所造的惑业之力,招感现世果之际,其于前世临终的一刹那,称为死有。亦...(植物)大树名。慧琳音义五十三曰:拘吒赊摩利,赊,音奢,或云居吒奢摩离,大树名也。是诸金翅鸟所栖薄处,于此采...亦名:时施非时施 子题:时施、五利赏劳唯局前安居人、非时施 行事钞·二衣总别篇:“檀越施衣有二:谓时、非时也。...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阿难,云何...(印光大师校印本)...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积经卷第四 大宝积经卷第五 大宝积经卷第六 大宝积经卷第七 大宝...
到了晚年,尤其五十岁以后,你最好都摄六根,不敢说做到净念相继,但是起码这六根,不要再向外接收太多讯息,要做最...
在整个藏教的《阿含经》,它在处理我们的生死业力这一块,跟净土宗非常类似,都是一种带业往生的概念。就是业力我不...
凡劝人不可遽指其过,必须先美其长。盖人喜则言易入,怒则言难入也。 善化人者,心诚色温,气和词婉。容其所不及,...在家人信仰了佛教,通常被称为居士。 那么,做一个居士,跟普通的在家人又有什么不同呢? 佛教在中国,信仰的人最多...
问: 深信因果后,很想把现世的业和往世的业消除,怎么办呢?恶业就是冤亲债主吗?怎样知道业已转?专念阿弥陀佛可...
药师咒是《佛教念诵集》中十小咒之一,来自《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经常念诵此咒,临终时可以往生净土琉璃世...
【一日称地藏,功德大名阁,胜俱胝劫中,称余智者德。能解诸众生,一切烦恼缚,至健行定等,诸定之彼岸。十二缘清净...
佛教兴衰在人事的和合。在《涅槃经》上说:魔王要是看到有两个普通的居士在斗争,他内心起欢喜心,但是这个欢喜的相...
十种教
【法相辞典】
【十种教】 p0101
上篇:十种佛 | 下篇:十种摄 |
(杂语)Upāsakaupāsikā,在家之二众,优婆塞优婆夷之转讹也。仁王经下曰:在家婆差优婆差。同嘉祥疏五曰:在家...
名色缘六处
弥勒净土变
僧童
乞士
五种布施
道原
道义
余念
死有
拘吒赊摩利
檀越施衣
【大藏经】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大藏经】大宝积经

发起往生的愿力

业力要得果报,有两个条件

劝人不可遽指其过,必须先美其长
圣严法师《怎样做一个居士》

如何把现世过去世的业消除

若有病苦缠身者,当持念药师咒

念一天地藏菩萨的圣号,功德有多大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