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公案名。从谂,指唐代之赵州从谂禅师;仍旧,谓沿用、依循、效法前人之习惯、法则、求证方法、工夫等。赵州从谂教导学人不必以思索工夫强求开悟,若踏循前人之踪迹,亦能自达悟境。禅苑蒙求卷下(卍续一四八·一三一下):“赵州曰:‘莫费力也,大好言语,何不仍旧去?世间法尚有门,法岂无门?自是不仍旧故。’” p4558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我分别】 p0647 显扬十六卷八页云:四,我分别。谓若事,有漏有取,长时数习我执所聚,由数习邪执自见处事为...(杂语)上自佛界下至地狱界之十界,皆为吾人一心之所作,故其体平等,无有差别。观此平等之理谓之十界一心平等大念...指上首弟子,即门下、会中之优秀弟子。 p716...【我爱执藏现行位】 第七识妄执第八识见分为‘实我’,而起我爱。于此,第七识是能执,第八识是所执,故此第八识又...【意业非戒】 p1208 大毗婆沙论一百四十卷十五页云:问:何故意业非戒?答:不能亲遮恶戒故。问:何故恶戒非意业?...阿毗跋致之菩萨。阿毗跋致,华译不退,即于无上菩提不再转退。...(人名)Jivaka,旧云耆婆,新云时缚迦。西域记九曰:时缚迦大医,旧云耆婆,讹也。...【八世法】 p0070 瑜伽二卷十五页云:复有八世法。谓得、不得、若誉、若毁、称、讥、苦、乐。 二解 大毗婆沙论一百...梵名 Rasa-vajra。又作金刚味菩萨。相当于密教金刚界曼荼罗理趣会之铃菩萨,居于外院之北门。据不空三藏之“十七尊...子题:六度必戒为本、毗尼藏即大乘学、戒为佛阶梯、四分兼通大小二戒 戒本疏·序:“四分戒本者,斯乃统万行之关键...指一切迷界之众生。一切迷界之众生因内有烦恼之怨贼,外临生死之苦海,未得安心之宅,常处恐惧之中,故称一切恐惧。...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佛告忉提耶子首迦长者言:「首迦长者!我当为...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五百大德声闻:舍利弗、大目揵...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金刚经者,即有谈空,不堕空边。即空论有,不堕有边。空有两泯,真俗不二。生佛一致,事理圆融。行起解绝,直趣觉海...如果有一天,生你养你的两个人都走了。这世间就再没有任何人会毫无保留的真心真意地疼爱你了,所以朋友啊,当我们再...
在佛法当中,我们学来学去,也没有离开这一念心。 在广东的一个农村里,有一个人一下子发了财,于是就买了一串院。...人活在充满罪恶的世间,自身又有私欲偏情、妒忌占有等,所以私心越来越大,对于他人,视如无物,个人的感觉和利益渐...
又云,十心向往,命终必生彼佛国土,是《宝积》义。《佛说阿弥陀经疏钞》 下面再跟《大宝积经》会通。《大宝积经》...
我师兄弟,他问海公一个问题问得很好,他说:反闻闻自性,我们这一念心听到声音,你为什么能听到声音呢?那听到声音...
过去,佛住在舍卫国只树精舍时,为所有的天人等四辈说法。当时有一年少比丘,为人顽固愚痴、质直粗野,对法不甚了解...
【示沈元辉曰:深潜不露,是名持戒,若浮而外,未久必败。念既不真,不得自在,祸福吉凶,汝自作怪。】 好,看这一...
从谂仍旧
【佛光大辞典】
上篇:从仪师 | 下篇:从谂洗脚 |
(杂语)Vṛkṣamūlika,译曰树下坐。饰宗记五本曰:苾力叉暮里迦,此云树下坐也。智论云:树下思惟,如佛生时,转...
我分别
十界一心平等大念
上足
我爱执藏现行位
意业非戒
不退菩萨
时缚迦
八世法
味金刚
四分戒本乃万行关键三乘阶辙
一切恐惧
【大藏经】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大藏经】禅秘要法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印光大师关于《金刚经》的开示
如果有一天,生你养你的两个人都走了

你在哪里,哪里就是风水
以身作则,反求诸己

【推荐】十心向往,命终必生极乐国土

反闻闻自性与反闻闻妄想

欲爱的根源来自于这念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