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出苦道无畏】 p0483 杂集论十四卷六页云:出苦道无畏者:谓依止静虑,由利他门,于一切种说出离道法自称德号建立...(术语)举一示之,则直了解三也。言知解之锐。碧岩第一则垂示曰:举一明三,目机铢两。...即一实之道。于显教,通常指一乘法。于密教中,则特指阿字法门;以密教之一切法均源自于阿字门,故称一道。大日经疏...【骨锁观】 p0947 俱舍论二十二卷十四页云:若缘骨锁、修不净观:通能对治如是四贪。以骨锁中无四贪境,故应且...【五事与根力觉支道支等分别】 p0291 瑜伽七十二卷十六页云:问:是五事中,信等诸法,用何为自性?以何为所缘?于...【心王心所了相差别】 p0356 瑜伽三卷六页云:又识、能了别事之总相。卽此所未了别所了境相,能了别者,说名作意。...(杂名)中台八叶院中之五佛也。中台非五尊也。...(一)思惟事物之理而能有所了知者,称为解;系与“信”、“证”相对之词,例如“十解”相对于“十行”、“十住”。此...阿弥陀经载,极乐净土之宝树受微风吹动时,能发出各种微妙音声,犹如千百种乐俱起,令闻者于佛法僧三宝生起敬信之心...(人名)女名。玄应音义二十三曰:女名也,摩登祇,女之总名。阿死罗,女之别名。此女由卑贱故,恒以拂帚为业,用给...【七法能于诸谛如实觉了】 p0065 此卽七觉支也。瑜伽十四卷二十一页云:谓有七法,能于诸谛,如实觉了,圆满解脱。...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此中...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如是我闻: 一时,婆伽婆一切智人,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以神通...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q)树给(jǐ)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
各位都晓得《阿弥陀经》中有这么一句: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就是说善根、福德、因缘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品第三十六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复告诸菩萨大众言:佛子!如向所演,此但随众生根器所宜...佛教徒是采取中道的态度。这风水对我们凡夫来讲确确实实是有的,如果对一位证果的圣人如佛陀、菩萨、阿罗汉通通没用...
【原文】 圆觉谓轮回以爱欲为根本。而此爱欲,百计制之,莫可除灭。盖贲、育①无所施其勇,良、平②无所用其智,而...真正修行用上功的话,一定能净除杂念,一心念佛。同时,你要是在一心念佛,也可以净除杂念。杂念天天减少,那是证明...问: 现在已经是少子化社会,少生小孩或不生小孩,真的会对不起社会吗?也有人主张地球人口已经很多,基于环保的考...
今彩大师:俗姓方,江西雩都县人。宿有善根,少即戒杀吃素。至三十后,深厌五欲多苦,三界无安,遂出家于福建长汀县...
研究证实,脑部退化与饮食有关。食用具有提高体内抗氧化含量的食物,有助延缓脑部煺化。相对的,饮食中少碰对脑部有...
童进(滤州等行寺)[《续高僧传》卷三十五]
【历代名僧辞典】
释童进。姓李。绵州人。昔周出家。不拘礼度。唯乐饮酒。谓人曰。此可以灌等身也。来去酣醉。遗尿臭秽。众共非之。有远识者曰。此贤愚难识。会周武东征。云须毒药。敕泸州营造。置监吏力科。獠采药蝮头铁猩鬵根大蜂野葛鸩羽等数十种。酿以铁瓮。药成。着皮衣。琉璃障眼。方得近之。不尔气冲成疮致死。药着人畜肉穿便死。童进闻之。往彼监所。官人弄曰。能饮一杯岂非酒士。进曰。得一升解酲亦要。官曰。任饮多少。何论一升。便取铁杓。于药瓮中取一杓饮之。言谑自若。都不为患。道士等闻皆来看。进又举一杓以劝之。皆远走避。或曰。此乃故杀人。何得无罪。进曰。无所苦药。进自饮有谁相劝。乃噫曰。今日得一醉卧方石上。俄尔遗尿所着石皆碎。良久睡觉。精爽如常。尔后饮酒更多。食亦逾倍。隋初得度。配等行寺。抱疾月余而终。年九十余。弟子檀越等。终后检校衣服。床褥皆香。绝无酒气。
上篇:无相(涪州相思寺)[《续高僧传》卷三十五] | 下篇:富上(益州沙门)[《续高僧传》卷三十五] |
(术语)谓佛法远大。莫能知其由来也。齐书曰:佛法者,理寂乎万古,迹肇乎中世,渊源浩博,无始无边。...
出苦道无畏
举一明三
一道法门
骨锁观
五事与根力觉支道支等分别
心王心所了相差别
中台五尊
解
诸宝行树
阿死罗摩登祇旃荼
七法能于诸谛如实觉了
【大藏经】唯识二十论
【大藏经】占察善恶业报经
【大藏经】佛说阿弥陀经

心念一转,极乐就在您眼前

菩萨起瞋恚心,即成就百万障门
慧律法师:佛教徒对风水要持什么样的态度

老鼠入牛角,当必有倒断处
净除杂念一心念佛
圣严法师:该不该多生小孩

苦行大师 端坐化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