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杂语)禅家谓夏月之入浴为淋汗。淋,说文曰:以水沃也。盖热时常有汗,故每日入浴沃汗也。...(术语)与法身偈同。又佛所说之经卷,谓之法身舍利。如来所说实相中道之理,不改不变,性相常尔,故云法身舍利。法...何等住不动阿罗汉?谓钝根性,若游散若不游散,皆能不退现法乐住,亦不能练根。...Hufa 古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论师。音译达磨波罗。为南印度达罗毗荼国建志补罗城一大臣之子。幼怀雅量,长志弘...指从冥入冥、从冥入明、从明入冥、从明入明等四种由善恶业因而招感之生死果报。此说系出自别译杂阿含经卷四、集异门...(杂名)有道心而修行者。为在家修行者之称。...(术语)坚冰之观想也。观无量寿经曰:见水澄清,亦令明了,无分散意。既见水已,当起冰想。见冰映彻,作琉璃想。...比喻如金刚之坚固不坏。经论中常见金刚不坏之身、金刚不坏胜地等语,均系取其坚固不坏之义。 p3536...指有学问之僧侣。在日本,南都诸寺及高野山对于学僧,称为学侣,意谓从事于学问之僧侣。高野山所谓三方,即指学侣、...(名数)一我眼不见其杀者。二不闻为我杀者。三无为我而杀之疑者。此谓之三净肉。小乘戒中不禁比丘之食。十诵律三十...指得生梵天之四种福业。即:(一)供养如来驮都(舍利),建窣堵婆于无窣堵婆之处。(二)供养四方僧伽,如造寺、施园、...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僧肇法师所作《宗本》《物不迁》等四论。但末代弘经,允属四依...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此中...印度北部有个村庄,叫格依玛村。这里土地贫瘠,人们生活穷困,连填饱肚子都成了问题。村民们也想改变现状,苦于找不...
我们看第二段的破斥。佛陀的破斥,是先安立一个例子,再正式破斥。看立例: 癸一、立例 佛告阿难:是诸比丘,适来从...
我们这一块应该准备什么东西呢?按照《念佛圆通章》的开示,我们要做一个正确的忆念。当我们提起佛号的时候,你心中...
三界无安,犹如火宅。惟深入火光三昧者,能转烦恼业报之火为智慧火,于中游戏出没自在无碍,乃名妙安。夫烦恼火与智...当你兴致勃勃地进入饭店吃饭,遇到慢吞吞的上菜速度,你只能愤然等待;当你开车经过一个繁华的街道、遇到红灯的时候...
过去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世尊教诫比丘:在这世间上,有三种法,既不坚牢又不可靠!是哪三种呢?即:色身...
文殊菩萨什么意思啊?就是妙智慧妙吉祥的意思。就告诉众生想得到妙吉祥,那么就要先有妙智慧。那你说为什么智慧前面...人的一生,不论是谁都会遇到许多挫折,但是不管怎样,你都要善于用微笑营造让人心情愉快的环境,千万不要摆出一幅冷...
转明(唐京化度寺)[《续高僧传》卷二十五]
【历代名僧辞典】
释转明。俗姓鹿氏。未详何许人。形服僧仪貌非弘伟。容止淡然色无喜愠。以隋大业八年。无何而来居住雒邑。告有贼起。及至覆检。宗绪莫从。帝时惑之。未能加罪。权令收禁。初不测其然也。至明年六月。果逢枭感作逆。驱逼凶丑充。斥东都。诛戮极甚。方委其言有据。下敕放之。而明虽被拘散。情计如常。与诸言议曾无所及会帝往江都行达偃师。时狱中死囚数有五十。克时斩决。明日吾当放此死厄。即往狱所假为饷遗面见诸囚告曰。明日车驾当从此过。尔等一时大呼云有贼至。若问所由云吾所委。当免死矣及至期会便如所告。敕乃总放诸囚。收明入禁。便大笑而受之。都无忧惧。于斯时也四方草窃人不聊生。如明语矣。大业末岁犹被拘絷。越王践祚方蒙释放。虽往还自在。而恒居干阳门内。别院供拟恐其潜逸。密遣三卫私防护之。及皇泰建议军国谋猷。恒预帷幄筹计利害。伪郑世充。倍加信奉。守卫严设又兼恒度。至开明二年。即唐武德三年也。明从洛宫安然而出。周围五重初不见迹。审伪都之将败也西达京师。太武皇帝夙奉音问深知神异。隆礼敬之。敕住化度寺。数引禁中。具陈征应。及后事会咸同合契。以其年八月忽然不见。衣资什物俨在房中。寻下追征合国周访了无所获。寻明在道行涉冥祥。有问学者。乃云。常以平等一法。志而奉之。顾其游步四朝。贵贱通属。以明道冠幽极。皆往师之。而情一荣枯實遵平等。而言调谲诡不伦和韵。或云。某法师者见谤大乘生报无择。某法师者从羊中来。如此授记其例不一。行至总持顾僧众曰。不久此等当流血矣。宜共慎之。时以为卓异。共怪轻诞。及遭法该等事寻被簿录戮之都市。方悔前失。隋末有鲍子明者。未详何人。炀帝远召艺僧遂沾慧日。而历游寺院不止房堂。随夜即宿略无定所。既请官供曾不临赴。不着三衣而服裙帔。或惊叫漫走言无准度。大业九年。以绯裹额唱贼而走。时人以为征兆也。及枭起逆。诸军并着屯项袹頞。如其相焉。咸围东都。召问通塞。遂恶骂曰。贼害天下何有国乎。帝时在涿郡。闻之大悦。召而劳遣。明又以箕盛土。当风扬之后覆。枭感逆党。并被诛剪长夏门外。日别几千。远应斯举。大业十年。无故卒于雒邑。
上篇:慧侃(隋蒋州大归善寺)[《续高僧传》卷二十五] | 下篇:贾逸(唐安州沙门)[《续高僧传》卷二十五] |
(流派)禅宗五家之一。唐潭州沩山禅师,名灵祐,嗣法于百丈海禅师。江西仰山禅师,名慧寂,嗣法于沩山。师资相承,...
淋汗
法身舍利
住不动阿罗汉
护法(Dharmapala 约6世纪中叶)
四种死生
道心者
冰想
金刚不坏
学侣
三种净肉
四梵福
【大藏经】肇论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大藏经】唯识二十论
善良改变了一切

佛陀如何破斥心不在身外

要正确的忆念娑婆世界

迷时妙法成生死,悟后三千性寂然
等待也很有意义

【推荐】在不坚牢中,求得牢靠的功德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