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人名)佛灭后大阿罗汉有大悲心常悲三途之众生而啼泣,故名泪堕尊者。观经玄义分传通记一曰:泪堕尊者,悲三途众生...(术语)法身虽无去来,而依隐没之如来藏显现为法身,名曰如来。...种种界智力者,谓于一切种差别界智无著无碍现行中,所有三摩地等。...Huiguo 唐代密宗僧人。因常住青龙寺东塔院,世称青龙寺和尚。俗姓马。京兆府万年县(今陕西西安人)。9岁随昙贞...(一)指大乘菩萨修行阶位中第八不动地以上菩萨所得之四种无碍自在,即:(一)无分别自在,谓菩萨在第八地舍一切功用之...(譬喻)正道净澄而洗除尘垢,故喻之以水。行事钞上一曰:洗心道水者,慕存出要。...(衣服)僧衣之异名。盖取悉多太子入山时,着鹿皮衣之故事。瑞应经上曰:行数十里,逢两猎客。太子自念:我已弃家,...比喻信心坚固不动;犹如金刚之坚硬,不被任何物质所破坏。例如菩萨之大心坚固不动,称为金刚心。于净土宗,则指坚信...又作学者、学人。指从师受业之人。于禅宗指学道修禅者。与学生、弟子、门人等语意相同。[俱舍论卷一、大乘法苑义林...(名数)初三者同前,四自死,诸鸟兽命尽自死者。五鸟残,鹰鹫等食他鸟兽所余之肉也。见楞严会解。...比丘若触犯淫、盗、杀、妄之四波罗夷罪(梵 catvārah pārājika dharmāh)则不得忏悔,必被逐出僧团,永弃于佛门...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佛常降魔处夏安居中,与舍利弗经行山顶,而说偈言: 「一心善谛...(印光大师校印本)...佛说出家功德经...问: 请问师父,那种安住跟平常生活怎么协调?我们安住力量跟福报有没有关系? 净界法师答: 欸,不是。该工作还工...问: 大部分的妇女都是家庭与事业两头烧,一样是上班,但要请先生分担家务、照顾孩子并不容易,传统认为,这是女人...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佛说无量寿经》...
释迦牟尼佛是我们娑婆世界的教主,我们看这个名称,在佛的层面是他无相,当然没有名字之相,所以任何一尊佛施设一个...
这是从《印光大师文钞》里摘下来的开示净业学人日常如何修行净土的教言。这里简单做个解释: 【既有真信切愿,当修...问: 寺庙里面所做的佛事,如超度、还寿生、打吉祥还债等是否如法?我们是否可以做? 大安法师答: 什么叫佛事?佛...
现在常有很多人来找师父开示,我问开示什么?他说他要学佛,我说:你为何要学佛?他说:世间有苦。 那就有资格学佛...
五戒即五常,不杀即仁,不盗即义,不邪淫即礼,不妄言即信,不饮酒即智。所以在天为五星,在地为五岳,在时为五行,...
贾逸(唐安州沙门)[《续高僧传》卷二十五]
【历代名僧辞典】
贾逸者。不知何人。隋仁寿初游于安陆。言戏出没有逾符谶。形服变改时或缁素。后于一时分身诸县。及至推验方敬其德。行迹不经而为无识所耻。有方等寺沙门慧皓者。学行通博。逸因过之。以纸五十幅施云。法师由此得解耳。初不测其所因也。后有诤起。暠被引禁。官司责问。引辩而答。纸尽事了。如其语焉。故征应所指。例如此也。末至一家云。承卿有女欲为婚媾。因往市中唱令告乞云。他与我妇须得礼赠。广索钱米克日成就。数往彼门扬声陈述。女家羞耻。遂密杀之。埋在粪下。经停三日。行游市上。逢人言告被杀之事。大业五年。天下清晏。逸与诸群小戏于水侧。或骑桥槛。手弄之云。拗羊头捩羊头。众人倚看笑其所作。及江都祸乱。咸契前言。不知所终。时蜀郡又有扬佑师者。佯狂岷络。古老百岁者云。初见至今貌常不改。可年四十。着故黄衫。食噉同俗。栖止无定。每有大集身必在先。言笑应变不伤物议。预记来验。时共称美。迄于唐初犹见彼土。后失其所在。
上篇:转明(唐京化度寺)[《续高僧传》卷二十五] | 下篇:法顺(唐雍州义善寺)[《续高僧传》卷二十五] |
(物名)梵名驮缚若Dhvaja,又曰计都Ketu,译曰幢。为竿柱高出,以种种之丝帛庄严者。藉表麾群生,制魔众,而于佛前...
泪堕尊者
法身如来
种种界智力
惠果(?~805)
四种自在
道水
皮衣
金刚心
学徒
五种净肉
四弃
【大藏经】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大藏经】【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内心的安住跟平常的生活怎样协调
圣严法师:如何说服另一半分摊家务

第十八愿--十念皆生我国愿

我们能听闻这部经,要感恩释迦牟尼佛

日常如何修行净土
还寿生、打吉祥还债等是否如法

学佛就是要出离苦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