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凡三卷。日本临济宗僧瑞溪周凤撰。搜集中、韩、日三国交通之始,以迄日本后小松天皇明德三年(1392)之记事及往来之...凡四卷。唐代靖迈撰。又称译经图纪。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五册。虽依隋代费长房之历代三宝纪,但改定译经时代及译者顺序...密教以东方阿閦如来之位为发菩提心之“因位”,依东、南、西、北、中之顺序,配上五佛,表示修行之方向与阶段。为“...圆满具足,融会无间,一即一切,一切一即,性相交参,主伴无尽,是为圆融无碍。 一切诸法,即是法界,是故应了...辩积,梵名 Pratibhāna-kūta,音译钵罗底婆那俱吒。又作智积菩萨。为贤劫十六尊之一。在金刚界曼荼罗三昧耶、微细...(天名)金刚神也。亦称密迹金刚,密迹力士。智度论曰:五百执金刚随一、是密迹士金刚手所现。...【有功用运转作意】 p0556 瑜伽十一卷十七页云:有功用运转作意者:谓卽于此,勇猛精进无有慢缓修加行者,所有...(书名)善无畏三藏为玄宗皇帝讲说本经。一行阿阇梨记之,异本有多种,据日本僧家言,现今存者唯二本,一为日本弘法...(一)我国黄檗山万福寺。黄檗山位于福建福清县西南十七公里之处,以山多檗木,故有此称。其上有乳香岩,岩间有飞瀑悬...喻指吾人之本心。以本心之清净譬于华,故称心华。经中每以“心华开敷”一语表示豁然大悟之意。[八十华严经卷六十六...(术语)Loka-geya,译曰重颂。十二分教之一。涅槃经疏八曰:祇夜,具足应云路伽祇夜。祇夜翻为句,亦云颂。开善云...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
佛源老和尚是铁骨铮铮的,也是独得祖师棒喝的真传。看过佛源老和尚棒喝故事的,都觉得这个老和尚是个怪人。禅宗的横...
情想合离,更相变易,所有受业,逐其飞沉,以是因缘众生相续。 这个地方就把为什么有些人会做人、有些人会做畜生、...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给大家介绍了这么多的净土祖师,几乎都是遥不可及,为什么呢?都在古代。今天我们讲一个近代的大...
问: 身体的细胞是不是也会被教育? 大安法师答: 你这问题提得很有意思。你不要小看这个细胞了,它是很不可思议的...女儿从北京回来,除了带给两老一些礼物外,还有一只猫。女儿从小有慈悲心肠,对小动物有特殊的感情,长大后,女儿对...
像我们在人生当中,你挫折多得很。不论哪位道友,当你没有发菩提心的时候,顺顺当当地;发心愈大,挫折愈多,那就考...
在政治哲学上,如果想立功创业,就要注意 其安易持 这一点。这是什么意思呢?是说平常的事情,如果要继续保持平常是...佛教云人生八苦,即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僧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 一、生苦: 生之苦,...
慧侃(隋蒋州大归善寺)[《续高僧传》卷二十五]
【历代名僧辞典】
释慧侃。姓汤。晋陵典河人也。少受学于和阇梨。和灵通幽显。世莫识其浅深。而翘敬尊像。事同真佛。每见立像不敢前坐。劝人造像惟作坐者。道行遇诸因厄无不救济。或见被缚之猪。和曰解脱首楞严。猪寻解缚。主因放之。自尔偏以慈救为业。大众集处辄为说法。皆随事赞引即物成务。众无不悟而归于道。末往邺下大弘正法。归向之徒至今流咏。临终在邺。人问其所获。云得善根成熟耳。侃奉其神化积有年稔。众知灵异初不广之。后往岭南归心真谛。因授禅法专精。不久大有深悟。末住栖霞。安志灵静。往还自任不拘山世。时往杨都偲法师所。偲素知道行。异礼接之。将还山寺。请现神力。侃云。许复何难。即从窗中出臂。长数十丈。解齐熙寺佛殿上额。将还房中。语偲云。世人无远识。见多惊异。故吾所不为耳。以大业元年。终于蒋州大归善寺。春秋八十有二。初侃终日。以三衣幞遥[打-丁+勉]堂中自云。三衣还众僧。吾今死去。便还房内。大众惊起追之。乃见白骨一具跏坐床上。就而撼之铿然不散。
上篇:法安(隋东都宝杨道场)[《续高僧传》卷二十五] | 下篇:转明(唐京化度寺)[《续高僧传》卷二十五] |
(杂语)西方之师也。多谓迦湿弥罗以西,犍陀罗国地方之人师。俱舍论二十六曰:西方诸师,作如是说。同光记二十六曰...
善邻国宝记
古今译经图纪
东因发心
法界圆融
辩积菩萨
密迹士
有功用运转作意
大日经疏
万福寺
心华
路伽祇夜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大藏经】悲华经

佛源老和尚和地藏菩萨的因缘

主导六道轮回的亲因缘、增上缘

民国高僧谛闲法师

身体的细胞是不是也会被教育
一只猫的故事

发心愈大,挫折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