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有学问之僧侣。在日本,南都诸寺及高野山对于学僧,称为学侣,意谓从事于学问之僧侣。高野山所谓三方,即指学侣、堂众(或称行人)、圣方。其中之学侣即指山中之清众,专勤学道之学僧。(参阅“高野三方”4359) p6216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佛教是以转迷开悟为目的之正觉的宗教,以如实知见一切法,远离一切虚伪,达正等正觉为理想。由此,皆系排除不合理,...【正教量】 p0500 瑜伽十五卷十三页云:正教量者:谓一切智所说言教。或从彼闻,或随彼法。此复三种。一、不违圣言...大乘之人所信理上有三,所信事上亦有三,即是三大: 一、体大 谓真如之理,体性平等,无不容摄,故名体大。 ...(名数)一地行仙,食麻仁草木之实,而不休息,则食道圆成,名为地行仙,二飞行仙,食松柏等草木而不休息。则以草木...【爱有二种业】 p1204 杂集论四卷十一页云:爱有二种业。一、引诸有情流转生死,二、与取作缘。引诸有情流转生死者...【有宗】 指主张宇宙诸法为‘有’的宗派,又作有教。与主张一切皆空、般若皆空的‘空’教相对。佛教解释宇宙万有之...【境多非智】 p1289 大毗婆沙论四十四卷九页云:智多耶?境多耶?答:境多非智。所以者何?智亦境故。谓智唯摄一界...(术语)与觉同。即一悟也。金刚三昧经曰:诸佛如来,常以一觉,而转诸识,入庵摩罗。起信论曰:本来平等,同一觉故...(一)读诵经典。与讽经同。据高僧传经师论之说,咏经称为转读,歌赞则称为梵音。 (二)完整诵读一部经者,称真读。但...子题:单持只犯、一切诸戒并二持犯、作持必兼止持、止持未必有作持 资持记·释持犯篇:“疏明双持双犯,则有二种。...(杂语)佛之出世也。行持钞上之一曰:至人兴世。资持记上一之一曰:佛身充满,随物现形。示生唱灭,拯接群品。今此...大周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序 天册金轮圣神皇帝製 盖闻:「造化权舆之首,天道未分;龟龙系象之初,人文始着。虽万八千...大般涅槃经序 后秦释道朗撰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玄堂,正觉之实称,众经之渊镜,万流之宗极。其为体也,妙存有...(印光大师校印本)...
能为世间贤人善人,敦伦尽分,闲邪存诚。只有按照佛陀开示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才能在佛法的修学上,得到佛法的真...问: 作为一名退休的教师,虽然有诵经念佛,可心里总是放不下学生,并且还想继续深造去帮助别人,请师父指点。 慧律...
问: 弟子学佛十个月,念了几万声佛号了,起初是口念耳听,现在是口念心听,心里非常愉快,但跟心念心听有什么区别...欲挽救今日之世道人心,人人皆知推崇佛法,但对于佛法而起之疑问,亦复不少。故学习佛法者,必先解释此种种疑问,然...本焕禅师生平 本焕禅师(公元一九零七年 ),俗姓张,名凤珊,学名志山,法名本焕,湖北新洲县李集人。公元一九零七...
人应该储存的是福报,有福报,走到哪里都有的吃,做什么行业都能赚钱,因为福报在的缘故。没有福报,钱也守不住。而...
我们发觉一个人要改变只有一种情况,就是他自己想改变。你去看一个修行人,如果他自己不想改变,你怎么讲都没有用。...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 便是人间好时节。 (宋 无门慧开) 这一首诗偈,是无门慧开禅师...
学侣
【佛光大辞典】
上篇:学法灌顶 | 下篇:学徒 |
(术语)五盖之一。贪欲之烦恼,盖覆有情之心识而不使善法发生者。...
迷信
正教量
三大
十种仙
爱有二种业
有宗
境多非智
一觉
转经
双持双犯单持只犯
兴世
【大藏经】大方广佛华严经(80卷)
【大藏经】大般涅槃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人格不成,佛格怎么能成呢
有诵经念佛,但内心总是放不下该怎么办

「口念心听」跟「心念心听」有什么区别
弘一大师《佛法十疑略释》
本焕老和尚简介

人应该存福报,胜过存钱

内心不想改变,佛菩萨来也是没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