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因等起与剎那等起差别】 p0595 俱舍论十三卷十六页云:论曰:表无表业,等起有二。谓因等起,剎那等起。在先...(术语)金刚界九会之一。以阿閦,宝生,无量寿,不空成就四佛之四智摄收一切诸尊之曼陀罗也。...(杂语)一周忌也。关者关节之义,是距死亡日一周年之关节也。...即认为万法为“有”之执着。主张万法为“有”者,自佛教立场观之,可分三种层次,即:(一)如一般世俗之人,以为万事...(名数)九十六种之外道也。三论玄义曰:九十六术,栖火宅为净道,五百异部,萦(网为泥洹。)...复次何缘说方广分为广大甚深耶?由一切种智性广大甚深故,谓此所得一切种智性果最广大甚深故,因受果名,是故别说方...谓安静之智慧。即空慧,能涤灭身心烦恼。圆觉经(大一七·九一七下):“由澄诸念,觉识烦动,静慧发生,身心客尘从...(佛名)谓乌瑟腻沙最胜总持功德之尊体。详见乌瑟腻沙最胜总持经。...又名生空,或我空,即观人身是五蕴假和合而有,其性本空,亦即悟五蕴无我的真理。...(人名)杭州慧日山永明寺智觉禅师,名延寿。参天台韶国师而悟玄旨。吴越忠懿王钱俶,深归于师。迁于永明大道场。众...(传说)若禽兽鱼虫过千百等劫,受报满后,判发西大洲为男为女者,即交醧忘台下。共台居十殿冥王殿前六桥之外。甚高...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龙藏本)...僧伽吒经...仰山禅师有一次请示洪恩禅师道:为什么吾人不能很快地认识自己? 洪恩禅师回答道:我向你说个譬喻,如一室有六窗,...
祖师们常常教诲我们,要做到句句消归自心,如说修行。也就是把学法修行落在实处,知行合一,心口相应。消归自心就是...问: 若念佛人患有痴呆,临终时请人助念,他有何方便来补救? 净界法师答: 哦,这个很麻烦,因为痴呆症,第六意识...
又白一切往生人等,今更为行者说一譬喻,守护信心,以防外邪异见之难。何者是也?譬如有人,欲向西行,百千之里。忽...
居士: 我现在还是每天早晚打坐,修观心的法门。后来我学心理学的时候,发现它跟沙赫特的情绪认知理论有点像。 法师...
生命驰速,人生苦短。生命脆弱,无法负重太多。人生易逝,不可无端浪费! 禅门话头,为什么多这么问?谁在念佛,坐...问: 现在打开电视、报纸,每天报导的都是色情暴力、天灾人祸的新闻,每次看到心里都不是滋味。修行人是否不应该看...
但凡在三界圈里面打滚,所有的家人呀,亲人呀,好友呀,夫妻呀,情人眷属等等这些,这都是障。一个一个寻上门来,要...
慧瑱(周上党元开府寺)[《续高僧传》卷二十五]
【历代名僧辞典】
释慧瑱。上党人。奉律齐真贞确难拔。住郡内元开府寺。独静一房禅忏为业。会周建德六年。国灭三宝。瑱抱持经像隐于深山。遇贼欲劫之。初未觉也。忽见一人形长丈余。美须面。着纱帽。衣青袍。九环金带吉莫皮靴。乘白马朱鬃。自山顶径至瑱前。下马而谓曰。今夜贼至。师可急避。瑱居悬崖之下。绝无余道。疑是山神。乃曰。今佛法毁灭。贫道容身无地。故来依投檀越。今有贼来。正可于此取死。更何逃窜神曰。师既远投弟子。弟子亦能护师。正尔住此。遂失所在。当夜忽降大雪可深丈许。遂免贼难。后群贼更往。神遂告山下诸村曰。贼欲劫瑱师。急往共救。乃各持器仗入山。路中相遇拒击惊散。从此每日瑱恒凭之安业山阜。不侧其卒。
上篇:僧远(齐梁州薛寺)[《续高僧传》卷二十五] | 下篇:洪献(隋相州大慈寺)[《续高僧传》卷二十五] |
梵名 Kakuda-katyāyana。为印度古代六师外道之一。又作迦罗拘陀迦旃延、迦据多迦旃延、脚俱陀迦多演那、婆浮陀伽吒...
因等起与剎那等起差别
四印会
周关
偏有执
九十六术
方广分
静慧
乌瑟腻沙最胜尊
人空
延寿
醧忘台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大藏经】【注音版】僧伽吒经
为什么不能认识自己

句句消归自心
若念佛人患有痴呆,临终时如何补救

善导大师:水火二河白道喻

修净土法门的感觉---法师谈话实录

逃离复杂,奔向简单的人生
【推荐】在家人应不应该看电视报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