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因果相续缘起正理】 p0595 成唯识论三卷五页云:过去未来,既非实有;非常可尔;非断如何?断岂得成缘起正理...(名数)四智印也,于金刚界五智如来中除大日如来之法界体性智,谓其余阿閦如来之大圆镜智,宝生如来之平等性智,无...谓小乘于人法二空中,仅知人空而未知法空之浅薄偏见。小乘虽体认众生之身为五蕴之假和合,但以为五蕴生灭之法为实有...(术语)亦名九十八使。烦恼之异名也。常随逐于人,故谓之随。其状体幽微难知,如眠性,故谓之眠。此为贪,瞋,痴,...分别支者,谓分别缘生为十二分,由十二支缘起差别故。何等十二?谓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639)隋代僧。籍贯不详。又作净琬。冥报记卷上称为智苑。大业年中(605~617),师住于幽州(河北)智泉寺,...人的身体。人的身体是由色(物质)受想行识(精神)五蕴组合而成的。经云: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术语)谓佛之智力伟大,得自在超越伸缩劫(时间)也。...(物名)香名。慧苑音义上曰:鸡罗,具云鸡萨罗,此云花叶也。多摩,具云多摩罗,此云天花也。谓此香天上花叶所作。...【法忍】 忍者忍许之义,今谓信难信之理而不惑为忍。即施于所观之法而忍许也。依此忍许而离惑明理之智决定,谓之法...(术语)谓前生之心王开路引导后生之心王心所也。唯识论三曰:开导依者,谓有缘法为主,能作等无间缘。此于后生心心...楞严咒注音版...八大人觉经...劝发菩提心文...
朝暮于佛前礼拜持诵,随自身闲忙,立一课程。此外,则行,住,坐,卧,及做不用心的事,均好念。睡时当默念,不宜出...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罪在哪里?或者叫:业障在哪里?我们每一个人先审视一下自己:我们有没有罪?有罪吗?有一句话...
一、行善积德篇 问:我们用什么方法能使自身得福最快,什么方法使我们心中所求很快如愿。 答:日行一善,最快。 日...问: 初学佛者看什么书?请教尊敬的法师,初学佛者应先从什么书开始学习?请推荐几本可以吗? 宏海法师答: 阿弥陀...从前有一个患了满头疥癣的人,他的家人为他买了一顶华丽的帽子遮盖了他的丑陋又脏的头部。有一天有一个卖梨的人对他...问: 我于一九九七年念《大乘无量寿经》至二零零七年,又念过《地藏经》,《金刚经》念一年。现念《妙法莲华经》,...
一日,佛陀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为比丘们开示:你们应当专念以自修。什么是专念?比丘们!当行时,应如实知行;举...
现在有的子女也比较孝,然而他有时候就从自己的主观意识出发。我都曾经听几个居士说,人家是学佛的吃素,然而这个子...
僧远(齐梁州薛寺)[《续高僧传》卷二十五]
【历代名僧辞典】
释僧远。不知何人。住梁州薛寺为性疏诞不修细行。好追随流荡欢燕为任。以齐武平三年。梦见大人。切齿责之曰。汝是出家人。面目如此。犹纵造恶。何不取镜自照。远忽觉悸流汗。至晓以盆水自映。乃见眼边乌黯。谓是垢汗。便洗拭之。眉毛一时随手落尽。因自咎责。奈遭此谴。遂改革常习反形易性。弊衣破履一食长斋。遵奉律仪。昏晓行悔。悲泪交注。经一月余日又梦。前人含笑谓曰。知过能改。是谓智乎。赦汝前愆。勿复相续。忽惊喜而觉。流汗遍身面目津润眉毛渐出。远频感两报信知三世。自后竭精奉法。中不暂怠。卒为练行僧也。乡川所归终于本土。
上篇:僧云(齐邺下宝明寺)[《续高僧传》卷二十五] | 下篇:慧瑱(周上党元开府寺)[《续高僧传》卷二十五] |
(一)梵语 kala?a。又作羯罗舍、羯攞赊。意译作宝瓶、贤瓶、瓶。是盛五宝、五香、五药、五谷及香水等,用以供养密教...
因果相续缘起正理
四印
偏小情
九十八随眠
分别支
静琬
人身
延促劫智
鸡罗多摩
法忍
开导依
【大藏经】楞严咒注音版
【大藏经】【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大藏经】【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二六时中该怎么念佛
业障的来源与对治

【推荐】方海权《日行一善》
初学佛者应先从什么书开始学习
梨打痢头
念经能不能往生

善护六根,恒持正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