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广慧补特伽罗】 p1324 集异门论四卷三页云:云何广慧补特伽罗?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世有一类补特伽罗,为听...子题:与法不与食、与食不与法、法食俱与、法食俱不与、苦住、乐住 行事钞·师资相摄篇:“和尚有四种, 与法不与食...【顺不苦不乐受触】 p1110 大毗婆沙论一百四十九卷四页云:云何顺不苦不乐受触?答:不苦不乐受相应触。卽舍根相应...华严经之品名。即旧译六十华严之第二十二品(卷二十三至卷二十七),新译八十华严之第二十六品(卷三十四至卷三十九...【不受奉施资具戒】 p0339 瑜伽四十一卷二页云: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他来延请,或往居家,或往余寺,奉施...梵名 Mahāprajāpatī。音译摩诃波阇波提。又作大爱道、爱道、大世主。指佛陀之姨母。佛母摩诃摩耶谢世后,即由姨...(术语)四安乐行之第一,身离十过而安乐行法华之法也。...【由唯识】 p0523 世亲释四卷七页云:由唯识者:唯有识故。一切诸识,皆唯有识。由所识义,无所有故。无性释四卷十...(一)指出家乐、远离乐、寂静乐、菩提乐、涅槃乐等五乐。即:(一)出家乐,谓世人多业惑、烦恼,若出家办道,则永断苦...(杂语)译曰新驴屎。见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治病合药经。...比喻无理强求。菩萨本缘经卷下(大三·六五下):“譬如钻水求酥,是实难得。”此外,“钻火得冰”一语则比喻因果不...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高安县黄檗山鹫峯下。乃曹溪六祖之嫡孙。西堂百丈之法姪。独佩...
当我们学习一样东西时,如果心力不能专一,注意力不能集中,则对所有的见闻觉知,都不可能在记忆中留下清晰的印象,...
原文: 问曰:备修众行,但能回向,皆得往生,何以佛光普照,唯摄念佛者,有何意也? 答曰:此有三义:一明亲缘。众...
2012年的除夕,原本计划像往年一样参加龙泉寺华严法会。上午9时许,后皮箱满载《净土》杂志等东林祖庭印制的净宗法...
俗话说:发财不难,保财最难。我住在上海五十余年,看见发财的人很多,发财以后,有不到五年、十年就败家的,有二三...
夫佛法者,乃九法界公共之法。无一人不当修,亦无一人不能修。持斋念佛者多,推其效则法道兴隆,风俗淳善。此则唯恐...
很多人念佛,他为什么不能往生呢?因为他一生当中从来没有创造过一个往生的佛号,他平常的佛号都是绕着世俗的因缘在...从前,北方有一位技艺巧妙的木师,用木头雕塑了一个相貌端正、衣饰逼真的女子。木女能够来回走动,还可以斟酒敬客,...
1.不让古人是谓有志,不让今人是谓无量。 2.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3.以恕已之心恕人则全交...
法忍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法忍】忍者忍许之义,今谓信难信之理而不惑为忍。即施于所观之法而忍许也。依此忍许而离惑明理之智决定,谓之法智。故忍为断惑之位,属于因,智为证理之位,属于果。大乘菩萨于初地见道信忍无生之理,谓之无生法忍。
上篇:法身 | 下篇:法性 |
(名数)人命终时,起三种之贪爱:一境界爱,二自体爱,三当生爱。...
广慧补特伽罗
和尚有四种
顺不苦不乐受触
十地品
不受奉施资具戒
大生主
身安乐行
由唯识
五乐
骨鲁怛佉
钻水求酥
【大藏经】【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佛遗教经
【大藏经】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禅修可以帮助大家提高学习效率

阿弥陀佛的光明为何独摄念佛人

但见过年忙似箭,有谁离苦急如仇

发财不难,保财最难

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将相所能为

很多人念佛为什么不能往生
木师与画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