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识蕴差别五种】 p1436 瑜伽五十四卷一页云:复次云何识蕴差别?此亦五种应知。一、由安住故。二、由杂染故。三、...亦名:僧集约界、僧集差别、界有二种、二种界 子题:作法界三种、三种作法界、自然界四别、四种自然界、聚落有二种...(术语)谓德广无穷为无尽,包含无尽之德曰藏。大乘义章十四曰:德广难穷,名为无尽,无尽之德包含曰藏。探玄记十九...(名数)一不可思议所信乐,二无有等比佛三昧乐,三不可限量大慈悲乐,四一切诸佛解脱之乐,五无有边际大神通乐,六...天竺人。与西晋竺法护为同时代人。其祖因国乱被害,父遂避难至晋,居于河南。叔兰从二舅受学经法,精通梵、汉语,兼...华严经载,菩萨安住十法已,则具足十种广大智。此十种广大智为:(一)知一切众生心行智,(二)知一切众生业报智,(三...即观四法界的行法。...可分两种,即:(一)锡杖之略称。又作有声杖、鸣杖、智杖、德杖。僧伽随身十八物之一。为僧人游行时,若年老力衰、病...即万灯供养。为忏悔与祈求灭罪,以万灯供养佛、菩萨之法会。与献花供养相同。燃灯供养之功德甚大,其说散见于诸经之...亦名:释门时节 子题:佛生日、佛涅槃日、二月八日佛成道、二月十五日佛涅槃、四月八日佛降生、八月八日佛转法轮 行...(术语)十二合掌之一。大日经疏十三曰:以十指头相合,指亦齐等。然掌内空令稍穹隆,名窟满啰合掌,此云如来未开莲...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大菩萨众,及大诸天、帝释天王、大梵...(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真未?答曰:未得;不还未也。问曰:和上道高名远,何以不至乎?...(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和尚慈悲,诸位执事慈悲,大众师父慈悲,请坐下。今天有机会我到东林禅寺来学习,我是来学习的;那么要我跟大家讲一...问: 如果破了根本戒,该怎么办? 大安法师答: 阿弥陀佛太慈悲了,他在发四十八大愿的时候,曾经考察他方世界的众...我从昔来,因痴有爱,饮酒食肉,增长爱渴,入邪见林,不得解脱。今者对佛发大誓: 愿从今日尽未来世,不复淫欲; 愿...
【原文】 有自称西域沙门,作焰口①施食法师者,其洒净②也不用水,燃沸汤于瓶,以手擎而洒之,着人面不热。人异之...
生苦我们都忘记了。虽然我们在娘胎里那个苦啊,我们每个人都体验过了,是非常苦的,所以佛菩萨比喻为胎狱。像一个地...佛陀依止不生灭心,基本上是心量广大的;我们凡夫依止生灭心,心量非常的狭隘。 我个人一些持咒的经验,我平常念佛...
《金刚经》讲,一个修行的人要达到三心不可得的境界。三心者,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 这三种心都是人们妄想中的...
安徽商人王志仁,三十岁尚无子。有相士告诉他说十月份他有大难。王一向觉得该相士的话很准,于是急忙往苏州清理帐务...
僧意(魏太山朗公谷山寺)[《续高僧传》卷二十五]
【历代名僧辞典】
释僧意。不知何人。贞确有思力。每登座讲说。辄天花下散在于法座。元魏中。住太山朗公谷山寺。聚徒教授。迄于暮齿精诚不倦。寺有高骊像。相国像。胡国像。女国像。吴国像。昆仑像。岱京像。如此七像并是金铜。俱陈寺堂。堂门常开。而鸟狩无敢入者。至今犹尔。故灵裕像赞云。应感而来。诚无指属。岂神通冥着。理隔寻常之议乎。意奉法自资。束躬供养。将终前夕。有一沙弥死来已久。见拜云。违奉已来。常为天帝驱使。栖遑无暇。癈修道业。不久天帝请师讲经。愿因一言得免形苦。意便洗浴烧香。端坐静室候待时至。及期果有天来入寺及房。冠服羽从伟丽殊特。众僧初见但谓。是何世贵入山参谒。不生惊异。及意尔日无疾而逝。方知灵感。其都讲住在光州。自余香火呗匿散在他邑。后试检勘。皆同日而终焉。有说云。僧意志湛。即朗公同侣。前传阙之。故今缉缀湛得初果。其塔见存。在泰山灵岩寺侧。见别传。
上篇:僧朗(魏凉州沙门)[《续高僧传》卷二十五] | 下篇:僧照(魏太山丹岭寺)[《续高僧传》卷二十五] |
【不受奉施金银等宝戒】 p0343 瑜伽四十一卷三页云: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他持种种生色可染末尼真珠琉璃等...
识蕴差别五种
羯磨十缘第四僧集约界
无尽藏
诸佛十乐
竺叔兰
十种广大智
四法界观
杖
万灯会
敬佛修供时节
如未开莲合掌
【大藏经】佛说百佛名经
【大藏经】杂譬喻经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梦参老和尚《用普贤十大愿念阿弥陀佛》
如果破了根本戒该怎么办
黄庭坚戒淫发愿文

沸汤施食

前世一念之迷与净土失之交臂
所有的法门,以无住为本

《金刚经》中三心不可得的境界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