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一不可思议所信乐,二无有等比佛三昧乐,三不可限量大慈悲乐,四一切诸佛解脱之乐,五无有边际大神通乐,六最极尊重大自在乐,七广大究竟无量力乐,八离诸知觉寂静之乐,九住无碍住恒正定乐,十行无二行不变异乐。见唐华严经廿四。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974~1020)北宋浦城(福建建瓯)人。字大年。少时以文章名世,太宗尝召入面试,叹为神童。真宗时,历任翰林学士...子题:正拜人、拜人、三藏比丘以恶口故受杂类头报 资持记释云:“ 正拜[人] 即僧法差者。彼律通召差人为 拜人 ,...(人名)Sudatta,旧称须达,须达多,译曰善施,善与。给孤独长者之名。西域记六曰:苏达多,唐言名施,旧曰须达,...子题:不着袈裟食者得罪 行事钞·二衣总别篇:“五百问云,无中衣时,得着大衣上讲礼拜。小衣不近身净洁者,无七条...【乌荼国】 p0945 西域记十卷十页云:乌荼国、周七千余里。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土地膏腴,谷稼茂盛。凡诸果...月光,梵名 Candra-prabha。(一)释尊于过去世修菩萨行,现国王身时之名。曾施头于婆罗门。(参阅“月光王”1463) ...(术语)梵语三昧Samaya,一译正受。三为正,昧为受也。是禅定之异名。定心,离邪乱,谓之正,无念无想,纳法在心,...天台宗的观法,菩萨先修空观,了知诸法皆空,不堕执障;次观诸法虽空,幻相历然不无,因果业报不失,故能从空出假,...(术语)Kśānti,译曰忍辱,安忍。旧称羼提。慧琳音义十三曰:羼底,上察限反,下丁以反,唐云忍辱,或云安忍。...(杂名)地论宗之人也。...真正普遍平等的觉悟,亦即佛的觉悟。...(印光大师校印本)...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
佛陀僧团里,出家人必须每天出外托钵乞食,表示上乞佛道,下化众生之意。有一天,一群比丘托钵到一户人家,恰好主人...
【纯想即飞。必生天上。若飞心中。兼福兼慧。及与净愿。自然心开。见十方佛。一切净土。随愿往生。】 纯想,想的单...
五代、北宋之间,有个著名的道教学者陈希夷,就是传说中的陈抟老祖,他留下一篇传世之作,名《心相篇》,取相由心生...一、法无顿渐,人有利钝 《六祖坛经》的第十六条说:善知识,法无顿渐,人有利钝。迷即渐契,悟人顿修。自识本心,...
胆里面有结石,现在好多人都有这种毛病,也有好多种,也可以分为气滞型的、湿热型的和脓毒型的。胆其实就是说,我们...问: 拜佛和念佛的时候思绪很乱,不能集中精神,总是想到生活中的各种事情,有什么方法可以让精神不溜号呢? 大安法...【若不念佛求生西方,纵生到至极尊贵之非非想天,天福一尽,仍复轮回六道。若具志诚恳切念佛,纵将堕阿鼻地狱,尚能...成功一定有方法,失败一定有原因。那就请看看以下五点,哪一点和自己有关?人不成功有五个原因: 一、恐惧。 一位心...
诸佛十乐
【佛学大辞典】
上篇:十乐 | 下篇:十轮 |
南齐时代之道士。吴兴郡(浙江吴兴)人。文宣王萧子良曾召其礼佛,拒而不赴。著有正一论,旨在倡导佛、道二教之一致...
杨亿
嫌骂正拜人倩人
苏多达
三衣互着
乌荼国
月光菩萨
正受
从空入假观
羼底
地人
正等觉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大藏经】佛遗教经

供养烧饼的女孩

情感重的人为何会堕落

心地是相貌的根本
圣严法师:自见本性,无有差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