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名)地论宗之人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灭尽定中识不离身证】 p1216 成唯识论四卷二页云:又契经说:住灭定者,身语心行,无不皆灭,而寿不灭;亦不离暖...【战主国】 p1391 西域记七卷九页云:战主国,周二千余里。都城临殑伽河,周十余里。居人丰乐,邑里相邻,土地膏腴...【佛有似爱等言】 p0654 大毗婆沙论十六卷一页云:世尊虽无烦恼余习;而或时有似爱等言。似爱言者:如世尊说:...(物名)文房之具。以引罫线兼镇纸幅者。...(杂语)顿悟入道要门论上曰:万缘俱绝者,即一切法性空是也。...(术语)三施之一。以衣服饮食田宅珍宝等施与他也。...(术语)对于无漏断而言。以有漏道断烦恼也。凡夫修有漏之六行观而断八地七十二之修惑也。...(譬喻)瓶即天德瓶也。智度论十三曰:譬如有人,常供养天。其人贫穷,一心供养,满十二岁,求索富贵。天愍此人,自...(一)简约、要约之意。 (二)就、于之意。例如论废立之时,以根机为标准而规定者,称为“约机废立”;由法之胜劣而规...【法界】 指意识所缘对象的所有事物。为十八界之一。《俱舍论》卷一载,受、想、行三蕴与无表色、无为法,称为法界...(术语)就成一业画加行、根本、后起之三。其业正成办时之表业与无表业,名为根本业道。例如杀生,杀了刹那之所作与...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三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四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五 慈悲道场忏法卷...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菩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数皆...(弘化社32分本)...我们常常会忽略一些小问题,认为这是一件小事,不会有太严重的后果,却没想到积水成湖。人如果在小事上不能把持,最...
我们应该对轮回要有所了解,不能一厢情愿地活在自己的妄想中。以佛陀的意思来观察生死,是没有快乐的。以佛陀的标准...问: 福德与功德有何区别,净业行人应如何修功德? 答: 所言福德,是以有所得心,修五戒、十善乃至六度万行,自然...问: 想听师父分享现今念佛时的感受,及师父念佛的心路历程。 大安法师答: 念佛各人可能感受都不一样,或者跟自己...
大家要注意!业果已成熟,业报一现前时,就没有办法免苦了;好像一个人已被冤家捉到,那就很不易脱离。在未捉到以前...
若有众生寿无量,烦恼微细乐具足, 菩萨于中得自在,示受老病死众患。 或有贪欲瞋恚痴,烦恼猛火常炽然, 菩萨为现...
昨晚正在给家里的花花草草重新安置一个小家,只听得客厅的大门被嘭嘭嘭敲个不停,还没开门,已然感觉到门外的愤怒。...
广化老和尚的《五戒相经笺要》讲到说,过去在湖南有一个祝圣寺。祝圣寺有一个老和尚传授五戒,有一个小偷刚好经过祝...
地人
【佛学大辞典】
上篇:因地倒者还因地起 | 下篇:地了 |
(杂名)禅家语,谓金波罗华为一枝花。...
灭尽定中识不离身证
战主国
佛有似爱等言
界尺
万缘俱绝
财施
有漏断
瓶碎失宝
约
法界
根本业道
【大藏经】【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大藏经】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好习惯是最好的仆人,坏习惯是最坏的主人

世间的快乐为什么是痛苦呢
福德与功德有何区别
念佛的感受及心路历程

破戒人临终时想念佛却念不出

何人肯向死前修

【推荐】不要被第二支毒箭所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