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禅林用语。谓去除身上之粘缚;于禅林中,转指解去烦恼执着,以达自在无碍之境。碧岩录三教老人序(大四八·一三九下...(559~628)唐代僧。恒州石邑(河北获鹿)人,俗姓杜。少有异操,十四岁贯通经书,十七岁通达史学,被州县荐举为进...此体用熏习,分别复有二种,云何为二? 一者、未相应 谓凡夫二乘初发意菩萨等,以意意识熏习,依信力故,而能...即指仁王经。此经系佛陀为十六大国王说示守护佛果及国土之因缘;受持解说此经则国界无灾难,故比喻仁王经为护国之宝...(术语)以种种善言赞叹法云寄言叹,更进而言无赞叹之言辞云绝言叹。天台以法华方便品诸佛智慧甚深无量等之言为寄言...【有无无二为相】 p0553 世亲释九卷十六页云:有无无二为相者:谓一切法,遍计所执性,相非有故;非有相。空所...(术语)以法界生之印印弟子,使决得大人之相也。义释十一曰:如王以印印之,一切信受。今以一切法界印印之,即法印...即禁止自己说话。一切众生之生死轮回,皆由于身、口、意三业所致,若消除此三业,可速得解脱;禁语目的之一即为减少...(书名)三卷,唐玄嶷着。广破灵宝等经天尊等名之伪。...梵语 caitta, caitasika,巴利语 cetasika。又作心数、心所有法、心所法、心数法。从属于心王。乃五位之一。与心相...(职位)三纲之一。律宗禅宗曰维那,教宗曰都维那。...至道无难 唯嫌拣择 但莫憎爱 洞然明白 毫釐有差 天地悬隔 欲得现前 莫存顺逆 违顺相争 是为...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胜光曜七宝庄严,放大光明,普照一切无边世界,无量方所妙饰间...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院子里的某邻居身材五大三粗,十分壮实,言谈举止十分憧憬未来的日子,要看儿子结婚,陪孙子长大,要几世同堂谁曾想...问: 作为佛弟子,父母去世应以佛教方式助念送往生,但如果遭到家人或亲属反对,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是随缘还是应该...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缘起 南投县埔里镇之佛光寺,为满该寺开山乐果上人生前之心愿而兴建万佛宝殿破土,同时又因乐果上...
问: 怎么不念本师释迦牟尼佛?念佛是念佛的什么? 大安法师答: 本师释迦牟尼佛在千经万论中都劝我们念南无阿弥陀...来到新加坡佛教居士林访问李木源居士时,正巧碰上居士林一年一度颁发度岁金给贫困老人,整个场面热哄哄的,义工们在...
赵州从谂禅师所著《十二时歌》情真意切,颇显禅僧家本色。从谂为南泉普愿法嗣,早年行脚,遍参诸方,晚住赵州观音院...问: 趋吉避凶的方法是什么? 净界法师答: 断恶修善、保持谦卑。 一般来说,一个人有一点资粮以后,怎么办呢?就要...
现在的小孩都成了家庭的小皇帝,父母、奶奶、爷爷、外公、外婆围着他转,不是这样子的,这是溺爱。小孩子要让他为父...
法力(魏末鲁郡沙门)[《续高僧传》卷二十五]
【历代名僧辞典】
释法力。未详何人。精苦有志德。欲于鲁郡立精舍。而财不足。与沙弥明琛。往上谷。乞麻一载。将事返寺。行空泽中忽遇野火。车在下风无得免理。于时法力倦眠。比觉而火势已及。因举声称观。未逮世音。应声风转火焰寻灭。安隐而还。又沙门法智者。本为白衣独行大泽。猛火四面。一时同至自知必死。乃合面于地称观世音。怪无火烧。举头看之。一泽之草纤毫并尽。惟智所伏仅容身耳。因此感悟出家为道。厉精翘勇众所先之。又沙门道集。于寿阳西山游行。为二劫所得。缚系于树将欲杀之。惟念观世音守死而已。劫引刀屡斫皆无伤损。自怖而走。集因得脱。广传此事。又沙门法禅等。山行逢贼。惟念观音。挽弓射之。欲放不得。贼遂归诚投弓于地。又不能得。知是神人。舍而逃走。禅等免脱所在通传。并魏末人。别有观音感应传。文事包广。不具叙之。
上篇:僧融(梁九江东林寺)[《续高僧传》卷二十五] | 下篇:植相(梁蜀土青城山寺)[《续高僧传》卷二十五] |
巴利名 Saddhammanikāya。为缅甸上座部佛教派别。前身为全缠派,得名于孟云王(Bodawpaya, 1782~1819 在位)召开...
去粘解缚
明瞻
相应未相应
护国珠
寄言叹
有无无二为相
大人相印
禁语
甄正论
心所
都维那
【大藏经】信心铭
【大藏经】解深密经
【大藏经】【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我们的安排,怎比万佛之王的安排
临终助念遭亲属反对,应该如何应对

道源法师: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为何不念本师释迦牟尼佛
李木源:人生这部经最厉害

赵州禅师的「十二时歌」
趋吉避凶的方法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