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三卷,唐玄嶷着。广破灵宝等经天尊等名之伪。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一)指释尊主张之四姓平等说。印度原有之婆罗门教仅为支配阶级之宗教,无视于民众之济拔,因此,促成部分王族与庶民...指色界第四静虑之最上品。边,无越之义,谓此定殊胜而无有能超越者;际,类、极之义,谓此定为多种静虑中之最极者。...【唯心能入现观非我能入】 p1010 显扬十六卷十六页云:云何应知唯心能入现观;非我能入?颂曰:非我为智因,亦非自...【不顾恋过去诸欲】 p0339 瑜伽四十卷四页云:谓诸菩萨、住别解脱律仪戒时,舍转轮王而出家已;不顾王位,如弃草秽...【显现变异分别】 p1467 世亲释四卷十七页云:显现变异分别者:谓眼识等、显现似彼所缘境相、所有变异。缘此显相变...(术语)有为法之事体,由缘而生,刹那刹那,其体灭亡,谓之体灭。但灭非断灭之谓,其体灭亡,皆为后生法之因,更生...(术语)藏教俱修析空观而证偏真之理,此有四门:一有门,有部宗(旧曰毗昙宗)是也,以立三世实有法体恒有故也。二...(经名)一卷,赵宋施护译。佛在祇园,阿难有病,佛诣彼说咒救之。是与救阿难女难之六字咒全别。六字之称未详。...(杂名)行脚僧,在某寺过夏者,从本寺给以由文。见象器笺十六。...阿弥陀佛三十七种名号之一。昙鸾之赞阿弥陀偈中有(大四七·四二三上)“稽首清净大摄受”一语。此有多种解释:清净...(人名)云居道膺禅师,生幽州玉田王氏。参洞山。一日,山问大阐提人作五逆罪,孝养何在?师曰:始成孝养自尔,山许...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如是我闻: 一时,婆伽婆一切智人,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以神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从字面意思来看是说,人都有佛性,只要能弃恶从善,即可成佛。 其实,这句话中的屠刀,也并不...佛陀住世的时候,有少女名叫宝女,特到佛陀之处,请问如何修养品格及说话时的态度,怎样才能使言辞清净。 佛告宝女...
菩提烦恼不二 众生不解修道。便欲断除烦恼。烦恼本来空寂。将道更欲觅道。一念之心即是。何须别处寻讨。大道晓在目...
药师法门里面说:疾病的症状是非常复杂的,千变万化的,但是招致疾病的因素并不复杂,生病的原因就是四个:一个是四...
凡位菩萨的观照,第一个阶位是胜解行地。这个胜解行地,包括外凡的资粮位、也包括内凡的加行位,要经过一大阿僧祇劫...经文:汝等比丘,若有人来,节节支解,当自摄心,无令嗔恨,亦当护口,勿出恶言。若纵恚心,即自妨道,失功德利。 ...
或问蕅益子曰:参禅、教观与念佛法门,同耶?异耶? 答曰:同异皆戏论也,即亦同亦异、非同非异亦戏论也。以三种法...
五家钟板 中国禅宗在六祖之后,形成了五家七派的弘法模式。五家七派每个宗派都有自己的钟板,近代以来虚云老和尚的...
甄正论
【佛学大辞典】
上篇:蜜栗伽悉他钵娜 | 下篇:甄叔迦 |
禅林用语。又作吞吐不下。不得,即不能。乃用以形容处境之尴尬、难堪;犹如口中含物,既无法吞入,又吐之不出,万般...
平等观
边际定
唯心能入现观非我能入
不顾恋过去诸欲
显现变异分别
体灭
藏教四门
圣六字增寿大明陀罗尼王经
坐夏由
清净大摄受
云居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大藏经】占察善恶业报经
修行不计过往
让女人气质改变,态度优美,一切如意的办法

志公禅师:十四科颂

人体生病的四个原因

修行要经多长时间才能圆满
戒除骄慢

参禅与念佛法门是异是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