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指仁王经。此经系佛陀为十六大国王说示守护佛果及国土之因缘;受持解说此经则国界无灾难,故比喻仁王经为护国之宝珠。仁王护国般若罗蜜多经卷下奉持品(大八·八四三下):“一切国土若有此经受持读诵解说之处,(中略)令其国界无诸灾难,刀兵疾疫一切皆除。” p6868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谓释尊在楞伽山悬记如来入灭后,南天竺有大德比丘,名龙树,宣说大乘无上之法,初证欢喜地,应往生安乐国。此说出于...(术语)谓既入灭之佛也。常对于弥勒而言释迦。...中国现存最古的楼阁式木结构佛塔。位于山西应县佛宫寺内,亦称佛宫寺释迦塔。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增修于金,重...恃怙,倚赖之义。据出曜经卷一载,佛因众生愚痴,以其所有作为恃怙,不知世间无常,恣意放逸,不求出世究竟无为之道...梵语 buddha-kāya,巴利语同。指佛之身。有关佛陀生身之殊胜及其实身之种种考察,称为佛身论。溯自释尊在世或灭后...【增上戒学六支】 p1316 瑜伽十六卷二十页云:三学方便中应圆满六支者:应依增上戒学,方便修学。何等六支?一、安...千手观音所率领之二十八部大仙众。...(名数)三颠倒之略。释门归敬仪中曰:三倒常行,革凡何日。...亦名:往讣法 行事钞·讣请设则篇:“往讣法。四分云,若欲受请,应往众僧常小食、大食处住。若檀越白时到者,上座...(术语)又曰根本定。伏下地烦恼所得之上地禅定,谓为近分。断下地烦恼所得之上地禅定,谓为根本,即定地有色界无色...【七非妙法】 p0060 集异门论十七卷一页云:七非妙法者:云何为七?答:一、不信,二、无惭,三、无愧,四、懈...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僧伽吒经...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
至于念佛,必须按自己之精神气力,而为大声,小声,默念,及金刚念(即有声,别人听不见者,持咒家谓之金刚念)之准...遭遇困扰和不幸时,不要把原因推到别人身上,而不反省自己。真正面对现实,就拿出自己的力量来,适应环境,度过难关...
缘有两个,第一是远离恶缘,远离恶缘就是要远离五种邪命和五种不正见,尤其作为在家居士,要远离邪命。 哪五种邪命...
地藏王菩萨以他大慈大悲的力量加被我们这一些人,我们现在虽然没有完全相应,这个种子种下去了,还得一生一生地相续...
【原文】 予初出家时,皋亭茶汤寺老僧,以诞日延予斋。时大岭有立禅,北人也,戆直无谄,顾予曰:彼延子为佛法耶?...
从前,在北印度的波罗奈斯住着一户有钱人家。他们为儿子安排了和临近村子的一个善良诚恳的女孩的婚事。这个女孩也很...
南传《法句经》说:从爱生忧患,从爱生怖畏。离爱无忧患,何处有怖畏? 在佛教里面,爱这个词有特殊的定义。唯识法...当我们用心用到心与事合而为一时,已经是心外无事,事外无心,这种情况才是真正修行得力的开始。通常,人们都是处在...
护国珠
【佛光大辞典】
上篇:护法录 | 下篇:护国尊者所问大乘经 |
(杂名)又作灼羯罗,斫迦罗,斫迦婆罗。梵音Cakravāda,遮迦山名。译曰轮铁围,即铁围山也。起世经一曰:斫迦罗隋...
楞伽悬记
前佛
应县木塔
众生五事恃怙
佛身
增上戒学六支
千手二十八部
三倒
受请往讣法
根本禅
七非妙法
【大藏经】佛说十善业道经
【大藏经】【注音版】僧伽吒经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念佛不可过猛,须按自己精神气力
用自己的力量来度过难关

远离五种邪命

为什么喝地藏水没效果呢

两位诤友

好运不在于星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