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释尊在楞伽山悬记如来入灭后,南天竺有大德比丘,名龙树,宣说大乘无上之法,初证欢喜地,应往生安乐国。此说出于魏译楞伽经卷九、唐译楞伽经卷六。魏译楞伽经卷九(大一六·五六九上):“我乘内证智,妄觉非境界,如来灭世后,谁持为我说?如来灭度后,未来当有人,大慧汝谛听:有人持我法,于南大国中,有大德比丘,名龙树菩萨,能破有无见,为人说我乘,大乘无上法,证得欢喜地,往生安乐国。” p5493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凡三卷。宋代天台宗僧善月(?~1241)撰。收于卍续藏第一○一册。宋代之天台宗分为山家、山外二学派,四明知礼之门...自力和他方。自力是众生本身的戒定慧三学;他力是佛菩萨的愿力加被。...二摄之一。为“自摄”之对称。摄,即摄持之意。谓由佛菩萨等之他力摄持,成就行法,得证果。与他力同义,然他力乃就...【修涅多罗】 梁言善眼,亦云苏泥怛罗,此云妙目。...(术语)安然而入寂也。谓圣者之死。法华经化城喻品曰:于佛宴寂后,宣扬助法化。大部补注八曰:宴寂。宴,安也,息...(术语)佛之尊号。法华经方便品曰:诸大圣主,知一切世间天人群生类深心之所欲。...【阿若憍陈如等弃制迎佛处】 p0783 西域记七卷五页云:伽蓝西南二三里、有窣堵波,高三百余尺。基址广峙,莹饰...执著事相的修,如将所做善事念念于心是。...(真言)阿誐那曳,火之义也。以最初之(阿)字为种子。以一切诸法本不生之故,即归于金刚之智体,誐是行之义,以诸...元代临济宗僧。婺州(浙江)人,俗姓方。号及庵。生卒年不详。为雪岩祖钦之法嗣。初于建阳(福建)之西峰弘法,其后...大藏圣教法宝标目将新译华严经九会说法分为四分,即:(一)举果劝乐生信分,略称信分,即第一会中举扬如来依正二报殊...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皆阿罗汉也生死...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佉罗帝耶山诸牟尼仙所依住处。与大苾刍众俱,谓过数量...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质多罗树下,与无量大比丘众及无量大菩萨众俱,弥勒菩萨摩诃...现在有许多知识份子激烈地反对因果报应和因果法则,他们从没有仔细地想一想这种见解给社会留下了多大的祸害。 我们...
其实除去五盖,在生活中还有一种最常见也最常被忽略的问题----分心散乱。这个问题虽没有明确被列在五盖之中,但一样...出家修行,其本意实乃殊胜庄严之意,不解出家修行真谛之辈,往往对出家的动机与意义失去正面的共识,因而臆测错误,...
如来印我名尼沙陀,尘色既尽,妙色密圆,我从色相,得阿罗汉。 优波尼沙陀过去的修学过程,刚开始佛陀教授他的是观...世间低廉的东西人人都买得起,欲取之得之比较容易。高贵的东西价钱高,取之得之也较不容易,人有富贵贫贱,与贫贱的...
往生有四土,各论九品。且略明得生四土之相: 若执持名号,未断见思,随其或散或定,于同居土分三辈九品。 若持至事...人生病有时候是对人类的一种警惕,让我们知道人生的无常,不知道什么时候病苦灾难会来临,警惕我们要赶快把握人生:...
只要能到极乐世界,将来一定可以得到不退转,但是最好在临命终时能心没有颠倒。所谓颠倒是四颠倒,即常、乐、我、净...
楞伽悬记
【佛光大辞典】
上篇:楞伽经 | 下篇:楞严会 |
【摄受有三障】 p1459 辩中边论上卷十二页云:发菩提心\名为摄受。此有三障。一、阙种姓,二、阙善友,三心极疲厌性...
山家绪余集
二力
他摄
修涅多罗
宴寂
大圣主
阿若憍陈如等弃制迎佛处
事修
火天真言
宗信
华严四分
【大藏经】阿閦佛国经
【大藏经】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藏经】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不信因果的可怕

分心散乱的对策
出家的含义

色身从何而生,又从何而去
沉香烧炭

三辈九品得往生,四土径登不退转
警惕无常,欢喜消业--佛陀生病的时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