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谓既入灭之佛也。常对于弥勒而言释迦。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胎藏界为本觉下转之化他门,故约大定、大智、大悲之三德。 一、佛部,此为如来之大定; 二、莲华部,此为如...【有相唯识】 陈那对唯识理论,于‘四分说’中是三分家,即于相、见分之外,另立自证分,且主张相分实有,相、见二...【毗婆沙】 此云广解,正云鼻婆沙,此云种种说,又云分分说。总有三义:广说、胜说、异说。...梵语 tisro vedanāh,巴利语 tisso vedanā。又作三痛。受,领纳之义。即内之六根,触对外之六境,所领纳之三种感...【五净居天生处】 p0279 显扬二卷九页云:若杂修下品世间及无漏第四静虑者;受无烦净宫天生果。若杂修中品者;受无...(杂语)一次把住,一次放行也。是为师家应学人机根之活手段,把住者抑学人,放行者纵学人。一放之时,森森罗列。一...(一)南朝刘宋僧。秦县(陕西)人,俗姓刘。道渊之弟子。学通内外,尤善老庄,好语笑俳谐,长于著作。庐江王义真荐之...梵语 abhidharma-pitaka。又作论藏、对法藏。三藏之第三。为一切论部之总称。于汉译经典中,属论藏者有六足论、发智...(术语)四身之一。...真俗二谛有七种之别。即:(一)三藏教之二谛,以阴入界等实法而成之森罗万品为俗谛,灭此俗谛所会之理为真谛;即承认...(术语)无诸相曰空,无起灭曰寂。维摩经佛国品曰:不着世间如莲华,常善入于空寂行。心地观经一曰:今者三界大导师...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摩诃萨万二千人俱。尔时三十三天...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众五百人俱。 时,有众多苾刍身患痔病,形体羸瘦、痛苦萦缠,于...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佉罗帝耶山诸牟尼仙所依住处。与大苾刍众俱,谓过数量...
临终开导很重要,而临终开导,你也不要太生硬地非得就是照本宣科地念一段,刚才讲,很细的活,你得要了解这个病人的...
一、最简单的早晚两个课程 (一)南无大慈大悲本师释迦牟尼佛。(一称一拜或只合掌) (二)南无大慈大悲阿弥陀佛。...昨天,一信徒携其好友来访。见我的用意,除了看望问候之外,就是邀请本人参加其好友尊父的70大寿。 据介绍,大寿将...
饬终津梁提要 临命终时,四大分张,众苦毕集。若非三昧久证,诚恐不易得力。况眷属不谙利害,往往以世情而破坏彼之...1、忏悔要有惭愧羞耻之心,要真正知道自己错了。 2、忏悔要相信因果报应,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肯定会得到相应的果报...
闻信净土来念佛的人真的很少,即便闻到了净土,念念佛的人也不多。我们是真的念佛人吗?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能不能...
我们看天人的口业有四种。 第四、妄语戒。 在天人因地的妄语戒,也是有止、作两种善。从断的角度来说,断除虚言欺...能在四祖寺办夏令营,可以说是你们的好因缘。因为四祖寺开光才一年,所以你们与四祖寺很有缘。同时,你们要感恩净慧...
前佛
【佛学大辞典】
上篇:前身 | 下篇:前佛后佛 |
(术语)佛陀之智慧也。梵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Annttarasamyaksaṁbodhi,旧翻无上正等觉,又云萨般若Sarvajā,旧...
胎藏界三部
有相唯识
毗婆沙
三受
五净居天生处
一放一收
慧琳
阿毗达磨藏
自性身
七种二谛
空寂
【大藏经】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经
【大藏经】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如何做临终开导

忙人最简单的净宗早晚课
福从俭中来

【推荐】饬终津梁(临终助念须知)
忏悔的五个要点

修学净土法门要有大丈夫的气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