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智勤。俗姓朱。隋仁寿因舍利州别置大兴国寺度。少小以匡护为心。每处众发言。无不允睦。精诚勇猛事皆冥佑。初母患委顿。为念观音。宅中树叶之上皆现化佛。合家并见。母疾遂除。又属隋末荒乱诸贼竞起。勤独守此寺。贼不敢凌。故得寺宇经像一无所损。诸寺湮灭不可目见。又一时权着俗衣。以避兵刃。被贼围繞而欲杀之。忽闻空中声告。师可去俗衣。遂除外服。贼见顶礼请将供养。经于数月后投于蜀。听皓法师讲。众至三千。法师皆委令检校。遂得安怗。内外无事。一人力也。又至唐初还归邓州。讲维摩三论十余遍。后隐于北山。倚立十余年。所居三所即今见存。恒闻谷中钟声。后寻岩岭。忽见一寺宛丽奇常。入中礼拜。似有人住。如是数度。后更寻觅莫知所在。又居山内粮食将尽。其行道之处土自发起。遂除弃之。明日复尔。如是再三。遂有谷现。因即深掘得粟二十余硕。其粟粒大色赤稍异凡谷。时邓州佛法陵迟。合州道俗就山礼请。愿出住持。遂感梦而出。其梦不详子细。后时负像出山。中途忽闇莫知其路。不得前进。俄有异火两炬。照路极明。因得见道。送至村中火方回灭。村人并见无不惊异。因出住大兴国。前后诸王刺史。并就寺顶礼。请受归戒。恒以僧尼之事委令检校。佛法光显。吴蜀远闻。又至永徽年初。以见时事繁杂。守房不出。向淹三载。读一切经两遍。每读经时恒见有神来听。初中后夜常闻弹指謦咳之声。至显庆四年。省符召入慈恩。不就。至其年五月欲终之前。所有功德不周之处。晓夜经构使毕。人问何故如此匆速。答曰。无常之法何可保耶。至十五日。寺中树木枝叶萎枯自然分析。禽鸟悲鸣遍于寺内。僧各惊问莫知所由。至十六日旦。忽见昔听经神来。礼拜而语云。莫礼傍人无有见者。于是剃发披衣在绳床内。手执香炉跏趺而坐。告诸弟子。汝可取大品经读诵。至往生品讫。遂合掌坐而卒。停经数日颜色如旧。恒有异香闻于寺内。合州道俗悲恸难胜。州县官人并送至野。春秋七十四矣。
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因等差别】 p0593 瑜伽五卷九页云:因等差别者:谓十因、四缘、五果。十因者:一、随说因,二、观待因,三、...(菩萨)谓金刚界大日如来之四亲近。金,宝,法,业之四波罗蜜菩萨也。...(地名)或云舍婆提,此翻闻物,谓宝物多出此城。又翻丰德。天台云:舍卫城又名舍婆提者,昔有二仙,弟名舍婆,此云...依赖因缘之聚集而形成,众缘离散即不存在。以无自性、非实有,故称为假和合。略称假合。 p4380...(名数)眼等之八识,各有心王与心所,识之本体为心王。与之相应而起之作意、触、受等之别作用,为心所有法。略曰心...等论决择者,谓依八何八若之词,问答决择一切真伪。八何词者,且如问言,何谁无所得?谓已得般若波罗蜜多菩萨摩诃萨...谓迅速猛烈之风,即劫初及劫末时所起之大风。伅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卷上(大一五·三五一下):“譬若随蓝风一起时...(植物)Uśira,草名。玄应音义二十五曰:乌施罗末草名也,形如此土细辛,其体极冷。...药师如来有十二个大愿,所以被称为十二愿王。...(杂语)印影于镜等之形也。大集经十五曰:如阎浮提一切众生身及余外色,如是等色,海中皆有印象。...【忍位】 此为修唯识行的四加行位之一,《成唯识论》曰︰‘依印顺定,发下如实智,于无所取决定印持,无能取,亦顺...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皆阿罗汉也生死...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默;玄旨非言不传,释迦所以致教。是以如来出世,大教有三:约...(印光大师校印本)...
前面的七重因果,是偏重在事相。从因缘上观察,我们跟众生是一个母子的关系,事相的因缘多。但这个自他交换,是一种...
勿以聪明骄人 真实用功方好 观来书,词义均好,无可改,故不批。汝年二十一,能诗能文,乃宿有善根者。然须谦卑自牧...
有人问:你们出家人能役使鬼神吗? 答:不但出家人能役使鬼神,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这种本领。 问者愣了,说人人都可以...如果说命运是一定的,不能改变,《易经》教人趋吉避凶就讲不通了。换言之,命运是可以改变的。我们起心动念,若是善...
朝山活动的功德 《华严经》云:宁受地狱苦,但得闻佛名,闻佛名功德尚且不可思议,何况能至心称念、虔诚朝拜,功德...问: 请问师父为什么我们在外面的烦恼倒是好处理,但家庭的烦恼我是越挣扎却越深呢? 慧广法师答: 家庭当中,除了...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好,请放掌。 法师,诸位居士、诸位义工,大家阿弥...问: 印光大师言:虽常念佛,心不依道,或于父母,兄弟,妻室,儿女,朋友,乡党,不能尽分,则心与佛背,便难往生...
智勤(隋大兴国寺度)[《续高僧传》卷二十四]
【历代名僧辞典】
上篇:道会(益州严远寺)[《续高僧传》卷二十四] | 下篇:勒那漫提(魏洛京永宁寺天竺僧)[《续高僧传》卷二十五] |
迦摩缕波,梵名 Kāmarūpa,巴利名同。又作迦摩波国。为东印度之古国。据大唐西域记卷十载,该国周万余里,人体卑...
因等差别
四隅四行萨埵
舍卫城
假和合
八识心王
等论决择
随蓝风
乌施罗
十二愿王
印象
忍位
【大藏经】阿閦佛国经
【大藏经】佛说长阿含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你不想对立,那就用「自他交换」

【推荐】勿以聪明骄人 真实用功方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