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或云舍婆提,此翻闻物,谓宝物多出此城。又翻丰德。天台云:舍卫城又名舍婆提者,昔有二仙,弟名舍婆,此云幼小,兄名阿跋提,此云不可害。合此二人,以名城也。善见律曰:“舍卫者,是道士名也,昔有道士居住此地。往古有王,见此地好,就道士乞为立国。以道士名,号为舍卫。又名多有。谓诸国珍宝及杂异物归聚此国,故名多有。”西域记曰:“室罗伐悉底国,旧云舍卫国,讹也。中印土境。周六千余里,宫城周二十余里。谷稼丰。气序和。风俗淳质,笃学好福,是胜军大王所治国都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譬喻)十王经曰:阎魔法王遣阎魔卒。一名夺魂鬼,二名夺精鬼,三名缚魄鬼。即缚三魂至门关树下。又有阎魔王遣五天...(杂语)五眼中就菩萨所得而除佛眼,谓之四眼。因菩萨未得佛眼也。仁王经上曰:四眼五通。同天台疏曰:四眼者叹眼,...【相待假】 相待之法,无自体,例如长待短为长,则无长之自性,短待长为短,则无短之自体,长短共无实之体性,而相...(天名)地动神。日天之眷属也。演奥钞十四曰:注大佛顶云:剑波婆耶(地动难),若依此记即是地动神欤。...(譬喻)譬禅定能正人之邪曲也。智度论曰:是心从无始来常曲不正,得是正心行处,心则端直。譬如蛇行常曲,入竹筒则...(名数)初依为地前,供养五恒沙之佛,二依为初地乃至六地,供养六恒沙之佛,三依为七八九地,供养七恒沙之佛,四依...即将佛陀之教化分为教内与教外二种。即:(一)教内之法,指佛陀以言语传授教法。(二)教外之法,相对于教内之法而言,...坐像之一种。坐时两足垂下,或平行或交叉。另有丁子坐,则仅垂一足,另一足屈于股上,称为半跏像。 p4024...亦名:结舍二界理无双答 济缘记释云:“结舍中,事虽同席,托界不同,理无通答。”(业疏记卷五·三○·一一)...指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如来,即理性如来;藏者,含摄之义。一切众生烦恼心中,具足无量无边不可思议无漏清净之业...(人名)Pacaśikhin,仙人名。译曰五顶,五髻。唯识述记一末曰:婆罗痆斯国有婆罗门,名摩纳缚迦,此云儒童。其儒...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摩诃萨万二千人俱。尔时三十三天...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众五百人俱。 时,有众多苾刍身患痔病,形体羸瘦、痛苦萦缠,于...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佉罗帝耶山诸牟尼仙所依住处。与大苾刍众俱,谓过数量...问一:念佛为何限定七日? 答:克期取证故。放下万缘提起精神,勇猛精进,期得一心不乱。一七未成,再继二七。本堂...
先持声闻四弃八弃,执身不动。后行菩萨清净律仪,执心不起。禁戒成就,则于世间永无相生相杀之业。偷劫不行,无相负...
大家出入佛门,要懂得什么叫修行。修行,就是要清净收摄我们的三业。 很多人走路的时候很散漫,心不在焉,不知道在...
问: 师父,我做这么多功课,为什么佛菩萨没有感应呢?" 良因法师答: 第一个原因是没有定课,或者是定课不够。一...
大乘经论中,记载了佛陀金口亲宣的五个不字! 不忘念是《遗教经》里边儿说的;《大乘起信论》里面说了一个不变随缘...释迦牟尼佛自认是世界上最平凡的人,所以他没有烦恼。而大多数的人却将自己当作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人、最不平凡的人...
现在,我们讲二祖寺这个道场。《楞严经》第九卷讲:旷野深山。圣道场地。皆阿罗汉所住持故。世间粗人所不能见。据历...
修行为什么很困难?因为它不只处理今生的问题,连过去的问题都要处理,无一遗漏。你累生累世乃至无量劫所做的事,都...
舍卫城
【佛学大辞典】
上篇:舍卫 | 下篇:舍头谏 |
(流派)具名说一切有部。梵名萨婆多。小乘宗之名。二十部之一。...
无常使
四眼
相待假
剑波
纳蛇于筒
菩萨修行四依
教内教外
倚像
结界舍界理无双答
二如来藏
般遮尸弃
【大藏经】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经
【大藏经】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圆瑛法师:答何明亮居士问六则

持戒的方法次第

把注意力放在正在做的事情上面

做这么多功课,为什么没有感应呢

佛说五「不」连贯起来的修行路
慧律法师《让你赢,我也没有输》

出家人要好好办道,不要往钱多的地方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