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初依为地前,供养五恒沙之佛,二依为初地乃至六地,供养六恒沙之佛,三依为七八九地,供养七恒沙之佛,四依为十地,供养八恒沙之佛。菩萨经此四依成就修道。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梵语 bhava-rāga,巴利语同。为“欲贪”之对称。又作有欲。指于色、无色二界所起之贪欲。有,指色、无色二界之定及...(杂名)泥犁之人,谓堕狱之人也。释门正统四曰:问博弈毁佛事?答:已配越州作泥人。...亦名:事法即所持犯体、所持犯体 资持记·释持犯篇:“事法即体,岂复疑乎?问:‘事法是何?’答:‘欲识事法,且...【三世因果】 三世,指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世间所有的一切事物或现象,在过去、现在、未来时间的迁流中,为一...亦名:过量床足戒制意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波逸提)过量床足戒八十四。凡高床长慢,非是道仪。事须依法,不容...【等恶】 p1118 瑜伽八十四卷十七页云:等恶者:谓于苦受,起瞋恚故。...(名数)大般涅槃有常乐我净之四德,其我德以自然为义,自在有八义,名曰八大自在我:一、能示一身为多身,二、示一...(术语)邪非之境界也。戒本疏一上曰:依月再说,用清非境。...梵名 Sarasvatī pūjā。印度婆罗门教、印度教节日。为纪念娑罗室伐底(梵 Sarasvatī,意译辩才天女)所举行者。...【瞋恚者相】 p1322 瑜伽八卷十三页云:复次瞋恚心者者:此是总句。恶意分别者:谓于他有情所,由瞋恚增上力,欲为...即修利修利,摩诃修利,修修利,萨婆诃。十四字。...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q)树给(jǐ)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摩诃萨万二千人俱。尔时三十三天...
这感受是怎么回事? 业感原无意,苦乐随因异。 快乐跟痛苦是不能主宰的。四念处有别相念、总相念。虽然观受是苦,但...
佛陀诃责十种魔境的过失。 魔境产生的因由 阿难!如是十种禅那,中途成狂,因依迷惑,于未足中生满足证,皆是识阴用...问: 听弘法流通站的居士告诉我,部分信众因为请的经书没有拼音,所以也不敢看,也不敢恭请经书,怕读错了经书上的...问: 您刚才说的无所住而生其心,生其心指什么说法。在家居士,生活工作生活中如何修,更好运用到工作生活中? 明基...莫学驰求者,终日说菩提! 六祖大师对智通法师说,你千万不要学那个心向外驰求的人,驰就是奔驰,像野马一样没有笼...
我婆舅是徐州人,今年64岁了,有一子两女。他曾经是我们村里最有钱的人家,风光了很多年。今年因为出事,住进了重症...
其实整个思惟苦谛、调伏爱取的方法,正修就是四念处,尤其是调伏色身的爱取、调伏感受的爱取这两个。 刚开始先调伏...
无明生死的根源就是当前的一念,就如同有人周游十方,尽了一辈子的力,说已经跋涉了千山万水,其实他没有离开过他的...
菩萨修行四依
【佛学大辞典】
上篇:菩萨戒羯磨文 | 下篇:菩萨五法忏悔文 |
(书名)二十卷,宋虎丘绍隆等编。汇集佛果禅师一生之三堂小参,普说法语,拈古,颂古等。欲知宋代临济之宗风及禅师...
有贪
泥人
持犯体状所持犯体
三世因果
过量床戒制意
等恶
八大自在我
非境
娑罗室伐底节
瞋恚者相
净口业真言
【大藏经】佛说阿弥陀经
【大藏经】悲华经
【大藏经】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实法为安住,权法为调伏

魔境生起时应如何保持正念
经书上的字读错了该怎么办
居士在生活工作中该如何修
妙华法师:莫学驰求者,终日说菩提

生活中的因果:刻薄成家,败如山倒

调伏对色身感受的爱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