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语)五眼中就菩萨所得而除佛眼,谓之四眼。因菩萨未得佛眼也。仁王经上曰:“四眼五通。”同天台疏曰:“四眼者叹眼,菩萨行未圆,义当无佛眼也。”又,密教中立四眼。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名数)人我见,法我见也。...(一)即佛界对众生界自谓己身为己界。此系为别于众生烦恼生死之染法及佛解脱涅槃之净法而方便说示之语。(二)指心法,...(术语)又曰三归依,三归戒:一、归依佛,归依佛宝以为师者。二、归依法,归依法宝以为药者。三、归依僧,归依僧宝...北齐僧。河北人,俗姓程。神采出众,善能讲说。初事法光为师,受具足戒前,遁归入宦。元魏时任员外郎。二十三岁,决...一无常想 二苦想 三无我想 四食不净想 五世间不可乐想 六死想 七不净想 八断想 九离想 十尽想 次八念而辩...佛灭后的第三个五百年为多闻坚固时期。...【名等三身施设因缘】 p0590 瑜伽八十一卷二页云:问:何因缘故施设名等三种身耶?答:为令领受诸增语触所生受...【行平等位】 p0608 瑜伽二十三卷二页云:云何名为行平等位?平等位者:谓或善舍,或无记舍。由彼于此非理分别...(譬喻)佛之光明譬以月,与佛日同意。大集经五十八曰:佛月灭度后,烦恼痴诤闇世间。【又】众生之心水清,佛应现于...【离僻彰中支】 唯识宗所依经论的‘十支论’之一,即《辨中边论》这是叙七品以成瑜伽法相,而以中道为宗。参阅‘十...(流派)梵音Bhadrayāṇiyāḥ,...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积经卷第四 大宝积经卷第五 大宝积经卷第六 大宝积经卷第七 大宝...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龙鬼神无央数,十方诸来菩萨十万人,...金光明最胜王经...
作茧自缚这个成语,借用蚕吐丝作茧把自己包在里面,来比喻一个人自己的所作所为使自己受困。其实,用作茧自缚这个成...
宋人有好行仁义者,三世不懈。家无故黑牛生白犊,以问孔子。孔子曰:此吉祥也,以荐上帝。居一年,其父无故而盲。其...
一、舍利佛 好,阿弥陀佛! 各位与大觉世间有缘的同修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开始再择一个题目,就是佛陀的一些大罗汉...
口德,就是说话的道德,也就是不出口伤人。生活中,一些人总是抱怨自己情感不顺、财运欠佳、小人太多、命运不公。可...
赵州从谂禅师所著《十二时歌》情真意切,颇显禅僧家本色。从谂为南泉普愿法嗣,早年行脚,遍参诸方,晚住赵州观音院...
净土门中,以愿为最。凡有愿者,终必能满,如郁头蓝弗,习非非想定于水边林下,每定将成,多为鱼鸟所惊。因发恶愿曰...
东坡居士悟道因缘 内翰东坡居士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今四川)人。苏轼少有大志,幼时其母程氏亲自教他读书。一...
【尔时。一切诸来大众。咸见如是种种云雨。亦闻如是诸法音声。随意所乐。各见其身种种香华。宝饰。衣服之所庄严。又...
四眼
【佛学大辞典】
上篇:四欲 | 下篇:四唱 |
全一卷。宋代净源撰。全称华严经还源观疏钞补解。收于卍续藏第一○三册。本书依清凉澄观之华严经疏及演义钞,匡补解...
二种我见
己界
三归
昙遵
十想
多闻坚固
名等三身施设因缘
行平等位
佛月
离僻彰中支
跋陀罗耶尼部
【大藏经】大宝积经
【大藏经】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心是如何「作茧自缚」的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宏海法师:佛陀的十大弟子们

要想运势好,口德很重要

赵州禅师的「十二时歌」

净土门中,以愿为最

苏东坡亲近四位高僧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