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因缘差别】 p0593 大毗婆沙论二十一卷十八页云:问:若尔;因缘有何差别?尊者世友,作如是言:无有差别。因...(名数)有佛果之四智,罗汉之四智,通于三乘之四智,菩萨观唯识无境之四智。...为汾阳十八问之一。宋代之汾阳善昭禅师(947~1024)将历来禅林中,学人请教师家之问题,依其性质,分类为十八种,...(名数)法相宗之观门,就八识有五重唯识观之法,观万法唯识由浅至深为五重之观想也。...谓下品贪瞋癡缠。名耽嗜。即此中品。名遍耽嗜。复次中品贪瞋癡缠。名耽嗜。即此上品。名遍耽嗜。...梵语 anuvrtti。“转心”之对称。又作随转。将作业时,与彼业同时刹那生起而不相离之心,称为随转心。[俱舍论卷十...(杂语)译曰无二平等。可洪音义十五曰:梵云乌回鸠罗,此云无二平等。萨婆多律云:乌回名二,鸠罗名平等。其心无二...眼、耳、鼻、舌、身等五根,忧、喜、苦、乐、舍等五受,男、女、意、命等四根,合称为十四根。...(物名)名义集三曰:异物志曰:是草萎可合香,笺外国胡人说,众香共是一木,华为鸡舌香。...【忍波罗蜜多】 即受他人之侮辱恼害等而不生嗔心。忍是六波罗蜜多之一,及十波罗蜜多之一。修唯识行,入修道位,修...(术语)观音菩萨为开往生西方净土人所宿之莲花所住之三昧名。观经定善义曰:因大悲菩萨入开华三昧,疑障乃除,宫华...佛说疗痔病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五百及诸菩萨。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将来之世,当有比...(一)净化人心 心灵环保便是人心的净化,由人心的净化,推展到社会环境及自然环境的净化,始能落实、普遍、持久。...
问: 请法师详细开示:如何发大心、立大愿、修大功课、回大向,弟子应该怎么做? 宏海法师答: 我们是小凡夫。我们...
菩萨所修一切功德,完全不受外境的影响,因为他住在菩提心修一切善法,菩提心不可破坏。你的心态影响到你的未来的果...
世间有很多东西是非常诱惑人的,如果不去克制自己,就很容易被诱惑。我们常常说境不迷人人自迷。如果说境迷人,是因...
美貌也是一种福报。任何福报都有其必然的成因,就像财富来自施舍,尊贵来自谦恭一样,美丽的容颜来自柔和善良的性情...
暑假里的一天,同事的孩子在路上,遇到了一个怀抱婴儿的年轻女人。女人先是问路,接着便面露难色地说,自己是来杭州...歧路指归重排流通引言 时当末法,去圣时遥,人心陷溺,众生业重,所感天灾人祸,相继频仍;人民困苦,不堪言状。每...
1、读佛经律时应焚香端坐,如对圣容,不可靠背交足,有失恭敬。欲读经,必先静坐片刻,默念偈云:【无上甚深微妙法...
勒那漫提(魏洛京永宁寺天竺僧)[《续高僧传》卷二十五]
【历代名僧辞典】
勒那漫提。天竺僧也。住元魏洛京永宁寺。善五明工道术。时信州刺史綦母怀文。巧思多知。天情博识。每国家营宫室器械。无所不关。利益公私。一时之最。又敕令修理永宁寺。见提有异术。常送饷祇承冀有闻见。而提视之平平初无叙接。文心恨之。时洛南玄武馆有一蠕蠕客。曾与提西域旧交。乘马衣皮。时来造寺。二人相得言笑抵掌。弥日不懈。文旁见夷言。不晓往复。乃谓提曰。弟子好事人也。比来供承望师降意。而全不赐一言。此北狄耳。兽心人面杀生血食。何足可尚。不期对面遂成彼此。提曰。尔勿轻他。纵使读万卷书。用未必相过也。怀文曰。此所知当与捔技赌马。提曰。尔有何耶。曰算术之能。无问望山临水。县测高深。围圌蹋窖不舛升合。提笑而言曰。此小儿戏耳。庭前有一枣树极大。子实繁满。时七月初悉已成就。提仰视树曰。尔知其上可有几许子乎。文怪而笑曰。算者所知。必依钩股标候。则天文地理亦可推测。草木繁耗有何形兆。计斯實漫言也。提指蠕蠕曰。此即知之。文愤气不信。即立契赌马。寺僧老宿咸来同看。其立旁证。提具告蠕蠕。彼笑而承之。文复要云。必能知者几许成核。几许烟死无核。断许既了。蠕蠕腰间皮袋里出一物。似今秤衡。穿五色线。线别贯白珠。以此约树。或上或下。或旁或侧。抽线[目*夹]眼。周回良久。向提撼头而笑述其数焉。乃遣人扑子实下尽。一一看阅。疑者文自剖看校量子数成不。卒无欠剩。因获马而归。提每见洛下人远向嵩高少室取薪者。自云。百姓如许地。担负辛苦。我欲暂牵取二山枕洛水头待人伐足。乃还放去。不以为难。此但数术耳。但无知者诬我为圣。所以不敢。提临欲终语弟子曰。我更停五三日往一处行。汝等念修正道勿怀眷恋。便寝疾闭户卧。弟子窃于门隙视之。见提身不着床在虚仰卧相告同视。一僧忽欬。提还床如旧。遥谓曰。门外是谁何不来入。我以床热故取凉。尔勿怪也。是后数日便舍命矣。
上篇:智勤(隋大兴国寺度)[《续高僧传》卷二十四] | 下篇:超达(魏荣阳沙门)[《续高僧传》卷二十五] |
迦摩罗,梵语 kāmalā,西藏语 mig-ser。黄疽病之一种。又作伽末罗病、伽摩罗病、迦末罗病、迦摩病。译为黄病、癞...
因缘差别
四智
假问
八识五重
耽嗜遍耽嗜
随转心
乌回鸠罗
十四根
鸡舌香
忍波罗蜜多
开华三昧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大藏经】佛说十善业道经
【大藏经】佛说当来变经
《金刚经》的心灵世界

如何发大心、立大愿、修大功课、回大向

【推荐】把无常败坏的资财,转成恒常受用的功德

五戒里面为何不允许饮酒

若要相貌美,先要心灵美

自己善良和别人无关
歧路指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