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鸟头之瓶。乃千手观音四十手中,右面一手所持之物。其手称胡瓶手或宝瓶手。相传雪山之北有一胡国,其国人见金翅鸟形...于六随眠,复开为十,即于六中见分为五: 一、贪 如前释,下四同。 二、嗔 三、痴 四、慢 五...亦名:静处 含注戒本·四波罗夷法:“若闲静处,即村外静地也。”(含注戒本卷上·六·四) 戒本疏·四波罗夷法:“...又称摄引、接化。为引导摄受之意。谓诸佛菩萨引导摄受众生,或师家教导引接弟子。于净土宗,指阿弥陀佛引导众生,众...(术语)智慧广大,包含诸法故曰藏。五教章上曰:一切诸法皆悉流入毗卢遮那智藏大海。宗镜录十八曰:一切众生自心处...禅宗公案名。乃首山省念禅师接化学人之机要语句。从容录第七十六则(大四八·二七五上):“首山示众云:‘第一句荐...(行事)Aśvajmedha-yaa,译曰马宝祀。国王之大祭也。大集经五十注曰:阿湿婆者,齐云马也。迷陀者宝柱也,耶若者...(名数)妙为法华经题之妙,故有二义:一、相待妙,藏通别圆之四教,相对而判粗妙也。尔前所说诸经藏通别之三教为粗...为“有对触”之对称。指与第六意识相应之意触。意触乃缘物之“名”而予以分别,故称增语触。增语,有语增上之意,语...前言一切妄念,须知凡属妄念,皆是烦恼。因此烦恼,遂造一切诸业。故修道人,断此烦恼,依于菩提。菩提者觉也,烦恼...【聪明】 p1404 瑜伽八十三卷六页云:言聪明者:谓与引发慧相应故。...观经玄义分卷第一 先劝大众发愿归三宝 道俗时众等, 各发无上心, 生死甚难厌, 佛法复难欣, 共发金刚...(印光大师校印本)...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
难屠替一位富翁看顾牛只,虽然只是个牧牛人,但他尽可能存钱。有机会,他就到富翁的家去,也因此有些机会能够遇见佛...一次,有位禅师在佛殿里随众课诵,忽然咳嗽了一声,就将一口痰吐在佛像身上,管理的纠察师看到以后就责骂他道:岂有...前几天写了日记《随顺世缘吃茶去》,讲了我们要安住当下,如果你是学生,那就安住当下好好学习;如果你是老师,那就...心态决定思想,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一旦你的心门打开了,心态调好了。在现...
疾病有三类:一是业障病,宿世的恶业;二是内伤,五脏六腑受到伤害,叫内伤;三是外感,外面的风、寒、暑、湿,邪气...
我们看到世界上形形色色、日月星辰、树木花草、山河大地,我们都看的清清楚楚,甚至人老人、小孩、男人、女人,我们...见是见解,人的社会背景不同,民族意识不同,思想观念不同,以及情识分别都不同,致使人的见解互异;很难确定别人的...持戒是佛教也是一切宗教给予我们的重大启迪。佛陀为什么要制戒?由于我们有烦恼,因此我们本具佛的功德,但显发不出...
道会(益州严远寺)[《续高僧传》卷二十四]
【历代名僧辞典】
释道会。姓史。犍为武阳人。初出家。住益州严远寺。器宇高简雅调逸群。四方道俗日夕参候。犹以蜀门小陜闻见非广。乃入京询访经十余年。经论史籍博究宗领。还蜀欲大开释教导引后锐。时属乱离不果心术。会皇运初兴率先招抚。詹俊李衮首途巴蜀。会上疏曰。会弟性不肖。家风失坠。封爵虽除诏敕犹在。门生故吏子孙成列。并奋臂切齿思效力用。即日剑门虽启巫峡负固。会请。躬率徒隶。振锡启途。折简宣威。开怀纳款。军无矢石之劳。主有待成之逸。此亦一时之利也。惟公图之。为使淹留遂不行。于时国初。僧尼道士所在多度。有道士宋冀。是彼梁栋。于隆山县下新立道观。屋宇成就置三十人。会经总管段伦陈牒改观为寺。其郭内住者并是道宗不伏。移改嘱安抚大使李袭誉。巡察州县。会以事达。乃引兵过城。四面鸣鼓一时驱出。举宗怨诉噂誻街衢。会曰。未能令天下改观为寺。此之一所终不可夺。遂依立寺。至今不毁。武皇登遐。入京朝观。因与琳师同修辨正。有安州皓师。在蜀弘讲。人有嫉者。表奏云。反又述法。会觇候消息遂被拘执。身虽在狱言笑如常。为诸在狱讲释经论。经春至冬。诸僧十数。衣服繿缕不胜寒酷。京师有无尽藏。恒施为事。会致书曰。自如来潜影西国。千有余年。正法东流五百许载虽复赤髭青眼大开方便之门。白脚漆身广示归依之路。犹未出于苦海。尚陆沉于险道。况五众名僧四禅教首。头陀聚落唯事一餐。宴坐林中但披三纳。加以无缘之慈想。升锤以代鸽。履不轻之行。思振锡以避虫。今有精勤法子清净沙门。横被囚拘实非其罪。遂使重关早落睹狱吏而魂飞。清室晚开见刑官而思尽。严风旦洒穿襟与中露俱飘。繁霜夜零寒心与死灰同殪。若竟不免沟壑。抑亦仁者所耻。书达即送裘鞋给之。及事释还乡。三辅名僧送出郭门。会与诸远僧别诗曰。去住俱为客。分悲损性情。共作无期别。时能访死生。道俗闻者皆堕泪。时益州法曹裴希仁。自矜门学。会与相见。轻有讥诮。会曰。蜀川虽小贤德如林。汉朝八俊同出。唯张纲埋轮。东[名*隹]。难曰。豺狠当路安问狐狸。奏诛梁冀。威摄四海者。揵为武阳人也。汉时有问杨子云曰。李仲堪何如人。答曰。隐不违亲。贞不绝俗。天子不臣。诸侯不友者。资中人也。巴西阆中。百王之仰戢。益州郫县。名振于华夷。明公庶可虚心待国士。岂得以土地拘于人哉。言讫而出。希仁愧谢。既返谓人曰。江汉多灵。其斯人也。以贞观末卒。年七十矣。
上篇:弘智(南山至相寺)[《续高僧传》卷二十四] | 下篇:智勤(隋大兴国寺度)[《续高僧传》卷二十四] |
(术语)谓真如之实体也。真如广大,该收一切,故云大,一味平等,离差别之相,故云总相为行者之轨范,故云法,观智...
胡瓶
十随眠
闲静处
接引
智藏
首山三句
阿湿婆迷陀耶若
二妙
增语触
转烦恼依菩提
聪明
【大藏经】观无量寿佛经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对抗危险的唯一保障是正确的心念
哪里没有佛
随顺世缘离纠缠
心态决定思想

三类疾病的对治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