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陀罗尼之异名。陀罗尼为秘密之真言,故称为秘密号。[大日经疏卷一](参阅“真言”4201) p4266...(杂名)为修道所结之会社也。僧史略下曰:梁僧佑曾撰法社,建功德邑会文。...【大师是如来应正等觉】 p0246 瑜伽七十卷十一页云:由二因缘,大师是如来应正等觉。一、断一切疑故。二、邪行不可...Sengyou 南朝齐、梁时僧人,佛教文献学家。俗姓俞。原籍彭城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生于建康。幼入建初寺礼拜...(术语)唯识观也。楞严经五曰:我修习唯识心定,入三摩地。...【声闻菩萨五相差别】 p1394 杂集论十三卷十六页云:五相差别者:谓清净等五相差别。一、清净差别。谓永断一切烦恼...凡二卷。唐永徽元年(650),道宣撰。又作释迦方志。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一册。全书分为封疆、统摄、中边、遗迹、游履...亦名:一抟食 资持记释云:“一盂之外,更不受益。”(事钞记卷三六·一六·一一)...(杂语)六祖坛经曰:永嘉玄觉禅师曰: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术语)道法技术,通于内外世出世之法者。无量寿经上曰:博综道术,贯练群籍。嘉祥疏曰:五明道术。...全一卷。隋代灌顶撰。又称八教大意。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册。本书略述天台教判化仪、化法等八教之大纲。先将化仪四教...楞严咒注音版...八大人觉经...劝发菩提心文...
古人说:分别是识,不分别是智,总的来说,不论什么好坏境界,一落分别,就是识神。一切不着,自然无事。 以不离话...问: 有的人和情人分手,会带着刀子去谈判,想要杀人:「既然我不能得到你,也不让别人得到你。」爱情怎么会变成这...
有时候我想:人为什么会生气?其实人生气的时候往往是意识在起作用,因为我们头脑中有许多这样那样的观念,在这些观...
参禅人,工夫能做到不打失、不走作、不间断,三能办到,许是工夫持久。何以故?正提起念佛是谁句子,审疑清彻,念无...
真正修道人不一定要在这个田地、资身用具上去预作策划。街头一饭,对修行人来说,托钵;冢间一宿,住在坟墓之间。这...佛陀说,人生如梦幻。尤其当生命充满著欢喜和快乐的时候,要把它当成是场梦,何其困难。没有人想从美梦中醒来,更不...
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老子和庄子是放旷逍遥哲学家的代表。尤其庄子晓梦迷蝶的典故,一直是许多人不断探究的问题...
参禅贵实践,要真参实悟,才能得到受用。所谓真参,就是要在不落言诠、寻思、拟议处用功;所谓实悟,必须悟在无所得...
三慧(唐京师灵化寺)[《续高僧传》卷十四]
【历代名僧辞典】
释三慧。娄烦人。崇履涅槃以为正业。行流河朔名振伊瀍。大业初年。以学功成采。下敕征入慧日道场。东都晚进玄津通涉。慧有功矣。而神气清严顾盻成则。鼓言动论众所惮焉。帝以信道明机务须扬选。乃敕往巴蜀搜举艺能。属隋运告终寓居邛[棘/火]。流离从物因事引生。而性绝烦嚣屏居弘业。酇国公窦轨作镇庸蜀。偏所谘崇。服其处静自虚。致斯隆敬异等。慧观时制用。故无虚影。武德九年远朝京阙。敕见劳问任处黄图。工部尚书段纶。宿树善因造灵化寺。钦慧道素上奏任之。时复阐弘重移荥采。颇传笔记。后学称寻。贞观年中召入参译。缀文证义伦次可崇。制翻经馆序。控情置列赡勇丰矣。以其年卒于本寺。春秋七十矣。慧昔在绛州。独处别院感见神童。形质希世。致敬于慧云。屈法师诫勖知事勿耕墓所。言已便隐。初未之为述。后复重来还述前事。若不为语。当打彼僧必至死也。登为问之。乃正耕田中故冢。遂令止之。由是僧侣清晏卒无后患。自非立正处怀。焉使非人投告。故慧之垂训。不许触犯幽显。如所引云。
上篇:道宗(唐同州大兴国寺)[《续高僧传》卷十四] | 下篇:慧頵(唐苏州通玄寺)[《续高僧传》卷十四] |
行事钞·二衣总别篇:“决正二部律论,着大衣者,入村,见师僧上座别人,不得礼。由敬处尊,当自陈意。”资持记释云...
秘密号
法社
大师是如来应正等觉
僧祐(45~518)
唯识心定
声闻菩萨五相差别
释迦方志
一揣食
生死事大
道术
天台八教大意
【大藏经】楞严咒注音版
【大藏经】【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大藏经】【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所有显现皆是识神所变现,切不可认以为真
圣严法师:爱情为什么会变的这样恐怖?

思考方式决定你快乐或烦恼

真参禅人,二六时中俱用持久之心

真正修道人,不被物欲所牵
圣严法师:是梦?是醒?

心里的坟土早干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