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上下四方叫做宇,往古来今叫做宙,合起来即指世界,也就是人类所生活的环境。...(1641~1728)清代僧。浙江仁和(杭州)人,俗姓沈。字伯亭,号灌顶,又名成法。九岁从学于杭州天竺山慈云寺明源,...(修法)密教行者于修法中间有要事立座时之作法也。作法集曰:行法之间,依要事立座时,结五股印,诵吽字,然后却去...(术语)经中所明之空理,有二种:一者体空,二者拆空,如分拆人而为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分拆色而至于极微,分...梵语 bhāvanā-mārga。数数修习道之意。又作有学道。三道之一。(一)于小乘中,修道乃于见道位时,起无漏智,初证...指唐朝义净三藏自天竺传来之正制三衣。为不用镮钩之袈裟。旧律南山家之三衣,则称南山衣,须佩镮钩。[画像须知](...(流派)Mimāṁsā印度六派哲学中兴起最初者。Jāimini所开此派之目的,在解释吠陀为正当说明其仪式。佛经中谓之声...(人名)Kaṇabhuj,胜论之祖,食米斋山人之梵名。...(名数)佛家建立诸法,先有三门:一小乘俱舍宗立七十五法,小乘成实宗立八十四法,大乘法相宗立百法,总以之收束于...指为受戒者讲解戒律。有二义,或单指解说戒法;或于每半月布萨之日,上座比丘诵读戒本时,诸比丘中若有犯戒者,须于...禅林用语。指悟道之禅者,其机用之灵活,甚而可令黄金之光色褪却。达道之人,活用机巧,可呵佛去祖,把住一物,不许...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众五百人俱。 时,有众多苾刍身患痔病,形体羸瘦、痛苦萦缠,于...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佉罗帝耶山诸牟尼仙所依住处。与大苾刍众俱,谓过数量...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甚深秘典,开示如理缘起之义。其旨渊弘寂而无相,其用广大宽廓...
佛法与外道不同的是佛法讲心。而外道大都以心外求法。因而佛法成为究竟法门。 一个人如果心存慈善,在外相才露慈悲...
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已近2000年时间,除了变成中国最大的宗教流派,也令历代不少信徒用石刻、泥塑、木雕等多种手段在...
当我们产生烦恼的时候,就有了此岸和彼岸;当我们当下承当,解脱、清凉、自在的时候,就无所谓此岸和彼岸。此岸和彼...某地有两个朋友离家外出,他们打算出外找些事情做,积攒些钱财,以便养家糊口。有一天,他们在半路上发现了一片繁茂...
【若与如理作意相应生时,此闻所熏意识,与彼熏习,久灭过去,定无有体。云何复为种子,能生后时如理作意相应之心?...隔壁的刘某吆三喝四,呼朋唤友,赌牌下馆子,拉帮结派,横行乡里。有一次,他赌博输了钱,就独自一人来到后山,以除...
接下来一段呢是《示重报轻受及如法治丧》,就是开示的这个如法治丧,怎么去发丧,丧事啊,和这个重报轻受的开示,这...佛教所说的三乘:即三种交通工具,比喻运载众生渡越生死到涅槃彼岸之三种法门。 (一)就众生根机之钝、中、利,佛...
神照(唐汴州安业寺)[《续高僧传》卷十三]
【历代名僧辞典】
释神照。姓淳于。汴州中牟人。年九岁。隋乱眷属雕亡。惟母及身。萍流无托。未几母崩。投造无诣。朝求木实夕宿尸所。行往见之莫不下泣。年十二。投尉氏明智律师而出家焉。于时载扬律藏。学徒云集。宇内初定糇粒未充。照巡村邑负粮周给。年经六祀劳而无倦。供众之暇。夜讲法华胜鬘经。虽久人无知者。受其听律每发奇思。前学之流惊其迥悟。又往邺下休法师听摄大乘论。一遍无遗。讲散辞还。休送出寺。学门怪异。休顾曰。斯是河南一遍照也。后生领袖。尔其知之。又往许州空法师所听杂心论。纔始八卷。为师疾而返。后因遂讲之。初后通冠。时人语曰。河南一遍照。英声不徒召。尔后涅槃华严成实杂心。随机便讲曾不辞退。又造像数百铺。写经数千卷。任缘便给不为藏蓄。新译能断金刚般若初至。披读寻括。词义似少一行。遂以情测注。及后其本果与符同。时咸讶其思力也。贞观中遘疾逾久。而戒行无玷。卒于安业本寺。春秋五十有九。初平素日。一狗将养所住恒随。及邻大渐长号哀厉。通宵向本出家寺。往返二百余里。繞寺号呼以告。彼众素不知也。凶问后至方委狗征。及曙还返安业。[捺-示+(口/廾)]坎之后长眠流泪不食而殂。
上篇:功迥(唐汴州慧福寺)[《续高僧传》卷十三] | 下篇:道杰(唐蒲州栖岩寺)[《续高僧传》卷十三] |
(名数)又名十无依止。依行法以为生功德善根之所依处,然或缘邪见,或依恶缘,其行法有不为功德善之所依止者,此有...
宇宙
续法
行法中间立座作法
体空
修道
天竺衣
弭曼差
蹇拏仆
诸法五位
说戒
真金失色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经
【大藏经】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藏经】大乘起信论

此行能证得大福大慧优雅的容貌

中国现存的古代大佛【组图】

此岸与彼岸
背麻的人

有了阿赖耶识,才能够建立十法界染净因果的相续
打猎的果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