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1593~1667)明末清初临济宗僧。浙江当湖人,俗姓赵。号浮石。十九岁背亲至普陀山礼谒绍宗剃发,由云栖祩宏授沙弥...(术语)佛像殿堂香花幡盖等佛物也。经卷纸笔箱函巾帊等,法物也。僧房田园等常住僧物,衣钵谷菜等现前僧物,僧物也...【爱敬差别】 p1203 俱舍论四卷十一页云:已说无惭无愧差别;爱敬别者:爱、谓爱乐。体卽是信。然爱有二。一、有染...真如法性具有无量之功德,故以大海喻称之。[起信论归敬颂、观经玄义分归敬颂] p4199...【三身体相】 p0188 佛地经论七卷十二页云:又法身者:究竟转依真如为根。一切佛法平等所依;能起一切自在作用;一...即教宗与禅宗之合称。教宗,即根据佛陀所说之法而建立之宗派,如天台,华严等;禅宗,直接传承佛陀之心法,以教外别...(术语)志求佛果之人之戒律,梵网经所说之戒法是也大日经学处品曰:所谓一道戒,亦是佛乘戒。以离无量见网,住一实...锡兰系位于印度半岛东南海外约三十二公里之岛国,梵名 Sijhala,音译僧伽罗,意译执师(狮)子、师子胤、师子,我...【空宗】 大乘佛教中,以空理为旨的宗派,也就是中观学派的异名。大乘空宗,系由小乘发展而来。如小乘一说部,计一...【屈霜伱迦】 西域记云:唐言何国。(霜,去声呼)。...华译为龙、象、无罪、不来等,称呼佛或阿罗汉作摩诃那伽,以喻他们都具有大力以及不再来受生死。...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薰。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每个人,几乎都知道心情不好,对身体是巨大的威胁!就连医生也经常在评价某些病人的时候说:主要是压力太大!坏心情...《地藏经》,我个人过去也学过,但理解很片面,把这部分经当成是祭度幽魂的一部经典,所以仅在盂兰盆会期间诵读它,...
处世不求无难。 你处在这个世间不要求没有苦难,没有厄难。如果在世间你没有一切厄难,你骄傲的心,奢侈的心就会起...
《华严经》都讲十,以十种佛来摄持。什么叫十种佛?我们经常说「佛陀耶」,我们翻华言是「觉」。觉有三种,有自觉,...修行,并不只是让环境更加舒适而已,一般人常会要求生活周遭的条件:房子宽敞、厕所干净、灯光明亮。但却往往不知道...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教育方法。家长、老师常常因为孩子进步缓慢而着急,由此或者粗暴地给孩子戴上脑子笨、...
癸三、湿生相 看第三段的湿生相。湿以合感,就是他对某一种东西贪爱,就产生一个和合,和合以后就受生了。他没有经...问: 我整天瞌睡多,上早课都起不来,一天到晚看到床就困, 这怎么办? 仁清法师答: 日嗑睡,睡觉多,昏沉大,然后...
功迥(唐汴州慧福寺)[《续高僧传》卷十三]
【历代名僧辞典】
释功迥。姓边。汴州浚仪人。年六岁便思出家。慈亲口授观音经。累月而度。自此专训经法。九岁而送在寺。年十六舍俗服志愿山居。因入泰岳苦心忘倦。年二十五。便事弘法师。私自惟曰。拱默山林。乃是一途独善。至于道达蒙瞽维持余寄。非化诱不弘。住汴州惠福寺。昔在山中。十地胜鬘已曾讲解。及游城邑人有知者劝而说之。遂因阐扬。诸经论等亦备敷说。晚以法华特为时要。便撰疏五卷。镇常弘演。前后五十余遍。每至药草品天必降雨。故其幽诚征感为若此也。其佛地般若制疏并讲。津济后学。声满东川。又撰无性摄论疏。厥功始成。奄然长往本寺。年六十六。余闻之行人。曰。其人少欲自节。衣布坐茅。所获利禄随时散尽。房无柜箧四壁廓然。未终之前。异香灵光至所住室二夜四至。自睹嘉相。门人同美。迥曰。愿乘此瑞往生乐土。因不食二十日而终。所饮井水终旦泉竭。殡经数日水方复旧。道俗悲凉。通感若此。
上篇:道岳(唐京师普光寺)[《续高僧传》卷十三] | 下篇:神照(唐汴州安业寺)[《续高僧传》卷十三] |
(术语)布施而乞病愈也。魏书(京兆王太兴传)曰:初太兴遇患,请诸沙门行道,所有资财,一时布施,乞求病愈,名曰...
通贤
三宝物
爱敬差别
真如海
三身体相
教禅二宗
佛乘戒
锡兰佛教
空宗
屈霜伱迦
那伽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在家菩萨戒本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生气对身体的伤害
为什么《地藏经》是学佛者必修经典

处世不求无难,谋事不求易成

华严经的十种佛
慧律法师《心的真相》
三十六计教出好儿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