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佛以无碍智之善巧方便,破有情万有实有之执着,令诸众生出离三界,了脱生死,故称破有法王。[法华经药草喻品、心地...(堂塔)安置法身舍利之塔也。密教以梵字鍐 为法身塔,以此是法界之种子形,圆似塔故也。金刚顶义决曰:鍐字法界种...【大地法】 p0240 俱舍论四卷三页云:地、谓行处。若此是彼所行处;卽说此为彼法地。大法地故,名为大地。此中若法...【获得清凉】 p1406 瑜伽九十一卷二十二页云:又卽由彼如教授者所有正见,渐次胜进,先已远离下地诸欲,乃至上极无...禅林用物之一。即粪器。又作净桶。原为不净之器,今名净器,乃因厕所为触秽之处,而以净洁为要,故称净桶。又指盛水...行事钞·诸杂要行篇:“四分,世间五宝难得:一、值佛出世,二、闻佛说法,三、闻而解之,四、如法而行,五、得信乐...(人名)唐江西道一禅师,姓马氏,时称马祖。南岳让之法嗣也。...天台宗之判教学说。谓佛陀教化众生之教法内容有藏教、通教、别教、圆教等四种,与化仪四教并称为天台八教。分言之,...(公案)沩山五峰云岩,同侍立百丈。百丈问沩山:并却咽喉唇吻,作么生道?沩山云:却请和尚道。丈云:我不辞向汝道...【不恶口】 恶口为十恶业之一,即口出粗恶语,毁訾他人。不恶口为恶口相反,为十善业之一。参阅‘十善业’条。...【有法差别相违因】 p0556 因明入正理论云:有法差别相违因者:如卽此因,卽于前宗有法差别,作有缘性。亦能成...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弘化社32分本)...佛说盂兰盆经...雪峰禅师和岩头禅师同行至湖南鳌山时,遇雪不能前进。岩头整天不是闲散,便是睡觉。雪峰总是坐禅,他责备岩头不该只...
问: 请法师开示下面一段话的含义: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 大安法师答: 这是《大势至菩萨念佛圆...
庐山东林寺2018年8月上旬闭关圆满 古德云:上士闭心,中士闭口,下士闭门。末法时代,绝少上士。处在五浊恶世中的修...人的苦乐就在一念间。一个人如果转变观念,他就不苦了。师父告诉我们:心在哪里,命就在哪里。念头是开关,一开就光...念佛法门,对上中下三种根机,无机不摄。有情众生,具有知觉,但发真心,无一不能得度。只要一心称念六字洪名,不必...
人修道,坏在一个要自己好上。什么都想要最好。比如问求子求婚姻,就问那里菩萨最灵。请问,哪里的菩萨不灵?又问:...宇宙间各类的众生,有各各的生活方式不一样,人有富贵贫贱其生活方式也不一样,各各的福报和业报不同的缘故。有福的...
持戒者容易往生是远离诸染故。 持戒对于我们居士来说至少要持五戒,有六斋日重要日子持八关斋戒,进一步自己条件提...
慧畅(隋西京净影道场)[《续高僧传》卷十]
【历代名僧辞典】
释慧畅。姓许氏。莱州人也。偏学杂心志存名实。拘滞疆界局约文义。初不信大乘。以言无宗当事同虚诞也。后闻远公播迹洛阳。学声遐讨。门人山峙时号通明。畅乃疑焉。试往寻造观其神略。乃见谈述高邃冒罔天地。返顾小道状等游尘。便折挫形神伏听三载。达解涅槃慨其晚悟。又至京邑仍住净影。陶思前经师任成业。仁寿置塔。敕送舍利于牟州拒神山寺。帝为山出黄银。别敕以塔镇之。用酬恩惠。山在州东五里。昔始皇取石为桥。此山拒而不去。因遂名焉。山南四里有黄银穴。塔基之处名温公埠。传云。昔高齐初。有沙门僧温。行年七十。道行难测游化为任。曾受梁高供养一十二年。后辞北还行住此埠。创立寺宇因山为号。而虎狼鸟狩繞寺鸣吼。似若怖温。温出户语曰。汝是畜生十恶所感。吾是人道十善所招。罪福天悬何劳于我。汝宜速去。既闻斯及。于是鸟狩永绝此山。而温身长七尺威仪怯人。眉长尺余垂蔽其面。欲有所睹以手褰之。故至于今虽有寺号。而俗犹呼为温公埠焉。畅安处事了还返京寺。综习前业终世不出。言问庆吊亦所不行。预知其亡。清浴其体端坐待卒。至期奄逝。春秋七十有余矣。
上篇:僧朗(隋西京禅定道场)[《续高僧传》卷十] | 下篇:志念(隋渤海沙门)[《续高僧传》卷十一] |
含注戒本·九十单提法:“佛将弟子,从拘萨罗游至舍卫。佛及众僧大得饼食,令阿难分与余乞人,遂以黏饼与女人。又以...
破有法王
法身塔
大地法
获得清凉
触桶
世间五宝难得
道一
化法四教
沩山侍立百丈
不恶口
有法差别相违因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从门入者不是家珍

「香光庄严」是有何含义

身心皈依阿弥陀,从此不做轮回客
众生是福慧的源泉
圆瑛法师:十种人正好念佛

修行很简单,大道至简
偷来的享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