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宗之判教学说。谓佛陀教化众生之教法内容有藏教、通教、别教、圆教等四种,与化仪四教并称为天台八教。分言之,即:(一)藏教,全称三藏(经、律、论)教。指小乘教。即为三乘人各别说生灭之四谛,以析空观同断见思惑,令入无余涅槃。(二)通教,指诸部般若,义通大小,包括深奥与浅显之道理。即为三乘人说体空无生之四谛,令同入无余涅槃。(三)别教,指其它方等经(大乘经)。即不共二乘人说,专为大菩萨说无量之四谛,以次第之三观破三惑,令证“但中”之理。(四)圆教,指法华经教义。亦即为菩萨说无作之四谛,以圆融三观同断三惑,令证“不但中”之理。[法华玄义卷一、卷十、四教义卷一、卷六、天台八教大意、天台四教仪](参阅“五时八教”1132、“化法”1325) p1325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修法)密教行者上厕时所修之法。入一切秽所亦修之。法于顶上观囕字,于左右胁观长之吽字,念乌瑟沙摩明王。盖以上...(1626~?)清初临济宗僧。四川内江人,俗姓李。号佛冤。二十三岁,礼桐梓牛山之丈雪通醉出家。顺治十一年(1654)...(杂语)谓真言阿阇梨,传授事相于弟子时,不传关于修法之全部,拔教勘要之部分也。...Huayanjing 佛教经典。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另称《杂华经》。目前学术界一般认为,《华严经》的编集,经历...大乘唯识思惑之品数。即总括三界中之思惑,于欲界有贪、瞋、痴、慢、身见、边见等六惑,色界、无色界则各除瞋惑而共...(图像)若欲受持军荼利法,应先画其像。遍身青色,两眼俱赤,揽发成髻,其头发之色,黑赤交杂,如三昧火焱,张眼大...羯磨疏·诸戒受法篇:“(一,牒释)恶心出佛[身]血者,故论说言,出血一也,由心善恶耳;故善登梵天,恶沈鼻狱,...(名数)一、时水,从明相现至午时间得随意饮用之水也。二、非时水,过午后得饮用之净水也。三、独用水,不论时得用...亦名:广教待犯方制 戒本疏·总辨广略二教:“问:‘广略二教,通被时机,佛初成道,何不顿说?’答:‘圣人布教,...梵语 catvāro ''''vetya-prasādāh,巴利语 cattāro avecca-ppasādā。全称四种证净。又作四不坏净、四不坏信、...【舍根惟善业感】 p0976 大毗婆沙论一百十五巻十页云:问:何故舍根、唯善业感;非不善耶?答:舍根行相、微细寂静...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
当人们对婚外情、一夜情、小三见怪不怪,当色情文字甚至暴露图片在网络、影视、报刊上泛滥,当美女经济甚至成为商家...
参话头是千年来禅宗门下最重要法门,但随着禅宗的没落,法门传承也一丝如缕。民国至今,仅能高举高旻寺来果禅师、云...
第四个问题谈一下净土文化与生态平衡。为什么我们要谈这个?因为这是目前整个社会面临的非常严峻的问题。 这个问题...
(第一讲) 好,诸位,我们一起合掌。 还是依旧,先念三皈,请大家,各称法名。 皈依佛 皈依法 皈依僧(三称) 南无...孟子的这段话大家都很熟悉: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但大家在自己面对抉择的...
少年时代的净慧长老 我今天所讲的禅,不是六度禅波罗蜜的禅,当然也不是四禅八定的禅,而是禅宗所提倡的禅。禅宗的...
第三个结构段是谈《阿弥陀经》三种注疏的特点。 古圣先贤,都有慈悲心,都深得佛心,代佛弘化,做如来使,也欲令所...
达摩西来传佛心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未阅有参话头之说。盖禅乃涅槃妙心,正法眼藏,系人人本具的天真佛性,不因...
化法四教
【佛光大辞典】
上篇:化法 | 下篇:化前 |
又作五部疏。为日本台密所立五部秘经之注释。即:(一)大日经义释,十四卷,唐代善无畏三藏说,一行记。(二)金刚顶大...
隐所法
彻纲
拔传授
华严经(Bud dhavatamsaka-mahavai pul yasutra)
十六使
军荼梨金刚曼荼罗
恶心出佛身血
三水
广教后制之意
四证净
舍根惟善业感
【大藏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大藏经】悲华经

中医博士论性开放的毁灭性后果

禅宗参话头法门疑情解析

环境恶化的根源

宏海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
懂得取舍更靠近成功

中国禅宗的起源

《阿弥陀经》三种注疏的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