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若欲受持军荼利法,应先画其像。遍身青色,两眼俱赤,揽发成髻,其头发之色,黑赤交杂,如三昧火焱,张眼大怒,上齿皆露,以咬下唇,作大瞋面。有二赤蛇,两头相交,垂在胸前,仰头向上。其两蛇之尾,各穿像耳,尾头垂下至肩上。其二蛇之色,如黄侯蛇,赤黑间错,其像有。八臂手,右最上之手把跋折罗,屈臂向上。下之第二手把长戟柱,屈臂向上,其戟上下各有三叉,皆有锋刃,一头向上,一头拄地下。第三臂压左之第三臂,两臂相交在胸上。右手中把两赤蛇。其蛇相交各向像面。左手亦把一头赤蛇。两手各作跋折罗印,两手大指各捻小指之甲,余指皆伸,即以左手压右腋之前,次以右手压左腋之前,即是身印也。下之第四臂,仰垂下向,勿著于右胯,五指皆伸,施无畏手也。左之上手中把金轮形,屈臂向上,轮有八角,毂辋成具。下之第二手,中指以下二指,各屈向掌,大指捻中指上节之侧,头指直竖,向上伸之,屈其臂肘手臂向右。下之第四手横覆左胯,指头向右。八手之腕中皆着金钏,以紫色地散华锦之天衣,络于髆顶背,其天衣之头分左右各垂向下。以绿表红里之带用系其腰,虎皮与锦鞔其两胯,其两脚胫各有赤蛇,绞其脚胫。其两蛇之色赤黑间错,使其像立于七宝莲华上,其右脚之指,向右边,其左脚之指,向左边,其像左边踝子以下画一鬼王,身似人之形躯,貌粗大,作白象头,屈膝跪坐,举头向上,瞻仰像颜。其鬼右手把萝卜根,屈臂向上,左臂平屈,展手仰掌,把欢喜团。其手两腕皆着金钏,其鬼颈下着金璎珞,以绿带系其腰上,以朝霞锦鞔其两胯。见陀罗尼集经八。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由烦恼心所衍生出来的心理状态。随即衍生、滋生的意思。在大乘百法中说有二十种,这二十种烦恼,随逐于心,随心而起...【无记诸法差别】 p1078 瑜伽六十六卷十七页云:又由五相、建立无记诸法差别。何等为五?一、异熟生无记。二、威仪...【自性戒】 p0597 瑜伽四十卷一页云:云何菩萨自性戒?谓若略说,具四功德,当知是名菩萨自性戒。何等为四?一...愿求欲望。又作欲乐。其义有二:(一)指闻法修行方面之乐欲,即于一切智及诸法藏,生志求不怠、欲乐无厌之心。法华经...(地名)又曰龟兹,屈支。国名。...即僧籍簿。又作床历。床,指僧堂中之床;历,指记载僧侣履历资料之名册。于禅宗,僧堂中之床位多依照众僧戒腊之深浅...【彼分涅槃】 p0800 此亦静虑之异名。瑜伽十一卷九页云:或复名为彼分涅槃;亦得说名差别涅槃。由诸烦恼一分断...一切有为诸法的体性,毕竟空寂。...【外道弟子三种】 p0492 瑜伽九十六卷六页云:复次于外道处外道弟子,各别见趣广施设中,略有三种由忍见依差别可得...(术语)如金刚能贯通一切之事物以智慧通达一切诸法之三昧也。智度论四十七曰:如金刚三昧者,得是三昧,以智慧能通...【治心住】 修唯识行历经四十一阶位,此为初十位的第二位。此位菩萨,修身、口、意三业,大悲一切有情。参阅十住条...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普贤行愿品...御製无量寿佛赞 西方极乐世界尊, 无量寿佛世希有; 能灭无始亿劫业, 令彼苦恼悉消除。 若人能以微妙心...
兹欲勉强遏捺,立使空寂,而止动归止,止更弥动。纵粗念暂息,细念犹存,便谓相应,错谬非小。既居凡地,未能绝虑忘...一、临终四事 唐善导大师:《临终正念文》,指出临终往生必须具备四个条件: 1、不得怕死: 生必有死,往生净土是永...
1、集曼陀之雅华,旃檀之凝香;祈万佛之祥光,龙天之赞唱。舒畅为地,福慧为基,悲智为梁;方便为门,六度为梯,菩...
蔡哀侯是春秋时代的诸侯,名叫献舞,为人好色轻浮,娶陈侯长女为夫人,息侯也娶陈侯次女息妫为夫人,息妫长得如花似...
在《坛经》中,顿与渐的问题,是贯穿全书的一个主要问题。六祖大师正是围绕这一问题来展开他一生教化的。因此,学禅...
《大宝积经》云:【佛言,文殊,汝入不思议三昧耶?文殊师利言,不也,世尊。我即不思议,不见有心能思议者,云何而...
接手书,知夫人身婴贵恙,已经月余。用药颇难,诸医束手。当此时机,正好用万病总持之阿伽陀药。阁下每以此药,普施...佛陀有一次在说法时,有一个女子就坐在佛陀身旁入定,文殊菩萨就问佛陀道:「佛陀!这个女子为什么能在您身旁就座,...
军荼梨金刚曼荼罗
【佛学大辞典】
上篇:军荼利夜叉 | 下篇:军荼利明王经轨 |
【无常所作众苦】 p1077 瑜伽九十二卷十四页云:云何无常所作众苦?谓顺乐处,有背失故;起变坏苦。随顺苦处,现在...
随烦恼
无记诸法差别
自性戒
乐欲
丘慈
床历
彼分涅槃
毕竟空
外道弟子三种
如金刚三昧
治心住
【大藏经】【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念一佛名,换彼百千万亿之杂念
昌臻法师《净宗祖师有关临终的恳切开示》

佛教新年祝福语

蔡哀侯一念邪淫,为自己召来大祸

《坛经》中的顿与渐

系心一缘,久习则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