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案)“沩山五峰云岩,同侍立百丈。百丈问沩山:并却咽喉唇吻,作么生道?沩山云:却请和尚道。丈云:我不辞向汝道,恐己后丧我儿孙。”见碧岩集第七十则。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梵名 Yaksinī。意译勇健神。为女药叉,俱吠罗之妻;又为不动明王之使者。其身呈青色,有四手、三眼,顶戴髑髅,颈...(一)梵语 āvarana,覆障之义。指烦恼,因烦恼覆障善心,故称为盖。有五种,即:贪欲盖、瞋恚盖、惛沉睡眠盖、掉举...(术语)华严宗之语。如来果地之分际,为法性之妙理,非有言说之限也。...独的意思,是它能独起构思,独自分别一切法,或独作回忆过去的事,独生出极猛利的势用。散的意思,是凡夫心常散乱,...行事钞·僧像致敬篇:“四分,若起塔者,应四方,若圆、若八角。以石墼木,作已,用黑泥,乃至石灰白土等,应安基,...全一卷。清代彭际清述。收于卍续藏第三十三册。本书可视作观无量寿经之概论,内分四科:(一)题名,(二)叙分、(三)正...供养云海,梵名 Pūjā megha sāgarah,音译布惹迷伽娑揭罗。系密教胎藏界现图曼荼罗释迦院外列南端之菩萨。其密号...谓违悖本不生之理,即违悖真如法性之理之心。净严之大日经住心品疏冠解谓,就“竖”而言,于一切之恶法内,此心与法...禅林用语。表示洞山功勋五位之奉位。即奉侍君主者,清净身体、隆重妆扮,以表诚心诚意。洞上古辙卷上(卍续一二五·...【苾刍】 p0874 瑜伽八十二卷十二页云:此中苾刍者:是沙门、舍离家法、趣非家等、名之差别。具足别解脱律仪众...【补特伽罗】 或福伽罗,或富特伽罗。此云数取趣。谓诸有情,起惑造业,即为能取。当来五趣,名之为趣。古译为...(印光大师校印本)...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重,动有劫数受诸苦恼,唯佛良医能为制药。行者无量世界长婴此...
诸位,你知道我们佛法里面的修行,这个善根有什么好处,诸位知道吗?当你的生命堕落到三恶道的时候,如果你有善根,...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佛门被喻为空门,学佛会不会让人放弃责任,遁入空门? 佛法说四...有位名叫善住的天子,经常游戏于亭台楼阁中,享受天上最胜的尊荣富贵;天女们前后围绕,歌舞作乐,欢喜嬉戏。他们互...人们生活是依靠财产,对于已有的财产,就谨慎保守,好好运用,不要乱花,不要贪得无厌,如果没有财产,就应当凭自己...
生活中离不开衣食住行,其中和我们关系最密切的是食。一说到食,一般人想到是我们吃的食物,这样理解是很狭窄的。食...
一粒种子看起来虽不起眼,但植入土中生根、发芽、成长,终将结果累累。小小的一个心念动作,就像一粒种子 有位居士...
我们念观音菩萨的名号,就一定要想观音菩萨为什么称作大慈大悲。这个在《观音菩萨普门品》上面说到无尽意菩萨即从坐...
别明三毒无畏。 这一段等于是说明十四种无所畏的功德,其中的三种就是远离三毒,贪、瞋、痴的三毒,使令我们内心面...
沩山侍立百丈
【佛学大辞典】
上篇:沩山 | 下篇:沩山举米 |
(名数)十种之所观法,立于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之五位:十住位十种所观法、十行位十种所观法、十回向位十种所观...
药厕抳
盖
果分不可说
独散意识
造立塔法
观无量寿佛经约论
供养云海菩萨
违理心
净洗浓妆
苾刍
补特伽罗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大藏经】思惟略要法

放弃主宰权,你才可能往生净土

资源有限而欲望无穷
「佛顶尊胜陀罗尼咒」的故事
惜福与培福

佛教对「食」的定义

一千斤的盐

观音菩萨度众生的事迹,讲都讲不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