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植物)Puṇḍarika,又作芬陀利,分陀利迦,分荼利迦,分荼利华,奔荼利迦。正开敷之白色莲华也。西土之莲,有青...【无住处涅槃】 为四种涅槃之一,谓断所知障所显现的真理。即断智之障,则得生死、涅槃无差别之深智,于二者无有欣...密教依释摩诃衍论而立者。前之八识,与唯识所立不异。第九识之一切一心识,又曰多一识,是真如随缘,而为有情非情。...凡四十八卷。宋代赜藏主(僧挺守赜)集,灵谷寺净戒重校。今收于卍续藏第一一八册。内搜罗南岳怀让以下,马祖、百丈...亦名:瞋打比丘戒制意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波逸提)打比丘戒七十八。出家修慈,堪耐辱恼。今反怀恚,加打前人...(书名)又名禅法要解经。二卷,秦罗什译。明不净观,四禅四定等诸种之禅观。...(经名)一卷,东晋竺昙无兰译。佛为阿难解释七梦悉应末世之事。摄于小乘部。...【缘有事无事烦恼】 p1305 成唯识论六卷十四页云:虽诸烦恼,皆有相分;而所仗质,或有或无;名缘有事无事烦恼。...(故事)法苑珠林三十九曰:依宣律师祇洹寺感通记云:经律大明祇洹寺基趾,多云八十顷地一百二十院。准约东西近有十...亦名:结戒集十句义 子题:摄取于僧、令僧欢喜、令僧安乐、未信令信、已信令增长、难调者调顺、惭愧者安乐、断现在...(名数)一专修,二杂修,唐善导于观经疏,就往生之行,分别正行杂行,更于礼赞,举此二修以料简其得失。即专修为专...佛说出家功德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馀无量众俱,前后围遶。 尔时长老舍利弗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阿难,云何...冬夜严寒,一个乞丐颤抖着敲响容西禅师的屋门,哭着向他诉说自己的妻子儿女既缺冬衣,又少粮食。如果这样下去,不冻...佛法讲「正命」,所谓正命是指正当的工作、正当的职业。正当的职业必须符合几项基本条件: 第一,不可对人、对众生...
《龙舒净土文》云: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人生为善恶,果报还如此。 前面是讲到业不失,第三个比较可怕的是:它...
我们为什么一直生死不得自在,六道轮回,受诸众苦?因为我们一直在梦中,不得醒来。菩萨为什么是菩萨?因为菩萨知道...问: 古往今来求生净土的祖师们,对于念佛是否往生的解释各不相同,但《净土圣贤录》中记载他们都得以往生。既然法...问: 世间事业的成功是宿世修行、集聚福报得来的,还是今生努力奋斗得来的? 夏坝仁波切答: 世间事业的成功既是修...
《地藏经》里面,告诉我们种种的修行的方法。我那年在柘荣跟居士讲《地藏经》的时候,开始讲他们听不懂,我说你们念...
宁搅千江水,不动道人心;夏天到了请收起您的性感。 进入寺院注意的事项: 1,任何容易引起别人邪思邪念,引发情欲...
僧若(梁吴郡虎丘山)[《续高僧传》卷五]
【历代名僧辞典】
释僧若。庄严寺僧璩之兄子也。璩以律行清严见之前传。若少而廉静。邑里推之。十五出家。住虎丘东山精舍。事师恭孝与人友善。性好勤学。出都住治城寺二十余年。经数通达。道俗器赏。太常卿吴郡陆惠晓左氏尚书陆澄深相待接。年三十二。志绝风尘末东返虎丘。栖身幽室简出人世。披文玩古自足云霞。虽复茹菜不充单复不赡。随宜任运罕复经怀。琅琊王斌守吴。每延法集。还都谓知己曰。在郡赖得若公言谑大妄衰老。见其比岁放生为业。仁逮虫鱼爱及飞走。讲说虽疏津梁不绝。何必灭迹岩岫方谓为道。但出处不失其机。弥觉其德高也。天监八年敕为彼郡僧正。亲当元师。犹肆意山内。故失匡救之美。致有贪慢之谤。未必加诸己。要亦有贬暮龄。以普通元年卒。春秋七十。复有僧令者。若之兄也。亦以硕学知名。少而俊警长益廉退。经律通明不永早世。复有法度者。住定林寺。沉审其性言不卒暴。先行而后从焉。时庄严寺又有慧梵慧朗。并以内外通博期标声誉。梵本吴氏。剡人。刚决强断不事形名。朗肌貌霜洁。时人目为白朗。屡讲众经颇入能例。
上篇:智欣(梁钟山宋熙寺)[《续高僧传》卷五] | 下篇:法宠(梁杨都宣武寺)[《续高僧传》卷五] |
(?~606)隋代僧。沧州(河北)人,俗姓石。年二十七出家。以禅道融通内外,巧于讲导,从众甚广。续高僧传卷十七...
分陀利
无住处涅槃
十识
古尊宿语录
打大比丘戒制意
禅法要解
阿难七梦经
缘有事无事烦恼
祇园精舍兴废
结戒十利
二修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大藏经】右绕佛塔功德经
【大藏经】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敬佛无定法
有利于他人的就是好工作

如果不忏悔,罪业会增长广大

梦中家财万贯,醒时两手空空
专修与杂修的利弊得失
事业成功是宿世福报还是今生努力?

亲身经历地藏菩萨不可思议加持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