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识论六卷十四页云:虽诸烦恼,皆有相分;而所仗质,或有或无;名缘有事无事烦恼。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随密】 p1364 瑜伽八十四卷三页云:随密者:设妨杂故...谓佛道非理想主义,亦非观念论,乃真实而活生生,为人人日常生活所奉行。学道用心集(大八二·四下):“所谓向道者...初禅天定五支功德之一。心与定法相应为一。谓行者初证禅时,心依觉观喜乐之法,故有细微散乱,若喜乐心息,自然心与...【无学虽退现法乐住不退解脱】 p1099 瑜伽九十卷十一页云:若诸无学,虽已证得心解脱意;而或失念,行纵逸时,便有...【七随眠】 p0055 大毗婆沙论五十卷一页云:有七随眠。谓欲贪随眠、瞋恚随眠、有贪随眠、慢随眠、无明随眠、见...【论依二种】 p1330 集论八卷十二页云:第三论依,谓依此立论,略有二种。一、所成立,二、能成立。所成立有二种。...(术语)不生不灭之本际也。以名人人本有之自性清净心。大日经疏一曰:本不生际者,即是自性清净心,自性清净心即是...(术语)观世音菩萨五观之一。以真实之智慧,观实相之理也。法华经普门品曰: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术语)表义名言之对。七识之心心所识别境也。以恰如名句文之诠义,故指心心所而谓为显境名言。...(术语)菩萨之阶位,初后相即,谓之圆融,初后次第,谓之行布。华严经所说,有此二意,是华严宗之所判也。自第二会...【贯穿补特伽罗空性】 p1028 瑜伽八十卷一页云:云何贯穿补特伽罗空性?谓由一种相不可得所显故。此中不可得者,谓...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印光大师校印本)...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佛教经典处处都在说我们的心,以及如何解决或者说安慰我们心的问题。我们的心除了贪嗔痴三毒的重病之外,还有许多大...
事有急之不白者,缓之或自明,毋急躁以速其戾; 人有操之不从者,纵之或自化,毋苛刻以益其顽。 生活在纷繁的现代社...
《炉香赞》 炉香乍爇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 诚意方殷 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 南无...
从前,在波罗奈国的西北地区,有一位全国闻名的老师,门下有门徒五百余人,都是些聪慧能干的年轻人。 为了能准时起...
惠施曾做过梁惠王的宰相,博学善辩,是名家的代表人物,曾与桓团、公孙龙等辩者掀起名辩的高潮。 可是,惠施在未任...一个庄稼人家非常的好客,有朋友来拜访时,主人总是准备美味可口的酒菜, 热忱地招待客人,并且喝得酩酊大醉,宾主...
【过去久远劫中,如是慈愍发恒河沙愿,广度众生。未来世中,若有男子、女人不行善者、行恶者,乃至不信因果者、邪淫...
娑婆安乐的果报,在经典上讲一个譬喻:譬如美食,夹杂毒药,初虽美味,终成大患。 我们也承认娑婆世界有一些安乐的...
缘有事无事烦恼
【法相辞典】
【缘有事无事烦恼】 p1305
上篇:缘生行流转渐次 | 下篇:缘五事境修几念住 |
【色心】 有形质碍之法,无知觉之用者谓之色,反之而无形质可见,有知觉之用者,谓之心。在于诸法,谓之色心,在于...
随密
佛道人人脚跟下
一心支
无学虽退现法乐住不退解脱
七随眠
论依二种
本不生际
智慧观
显境名言
行布门
贯穿补特伽罗空性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佛说十善业道经
八种治心的方法

心浮气躁、严厉苛刻只会让事情越来越糟

《药师法门》修法仪轨

不准时的公鸡

别在等待中留下遗憾
进步哪有退步高

归依地藏菩萨,即得解脱三恶道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