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法相宗所立佛三身之一。受用身有自受用和他受用之别,他受用即由平等智所示现的微妙净功德身,系为住十地菩萨所现之...(1543~1603)明代僧。吴江(江苏)人,俗姓沈。字达观。号紫柏老人。性雄猛,状魁伟,少好游侠。年十七,投虎邱明...(界名)又曰孤地狱。非如八寒八热地狱之有定处,各人别业所感,独在虚空或山野等之地狱也。俱舍颂疏十曰:如上所论...【五根五力】 p0266 大毗婆沙论一百四十一卷九页云:五根者:谓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五力亦尔。此五随...大乘佛教 在部派佛教流行时期,大乘的思想在南印度已开始产生和传播。当时在家佛教徒中流行着对安置佛陀舍利的佛...(经名)八卷,隋阇那崛多,达摩笈多共译。多用什师之译文,变其品之前后。但添罗什本之不足,即提婆达多一品,并药...【瞋恚业道有三种】 p1323 瑜伽六十卷九页云:若为财利称誉安乐,于他有情,起损害心;非于彼所生怨憎想,谓彼长夜...位于香港大屿山昂平。周围有凤凰、弥勒、莲花、木鱼、狮子头等山。夙有“香港第一禅林”之称。清末宣统年间(1909~...【转依有四种相】 p1409 瑜伽七十四卷九页云:云何大菩提自性?谓胜声闻独觉转依。当知此转依,复有四种相。一、生...(职位)禅林,监寺之异称。见象器笺七。...(术语)以善恶之业因,感苦乐之果者。秘藏宝钥中曰:夫灾祸之兴。略有三种:一时运,二天罚,三业感。...礼佛大忏悔文...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佛家讲三种福田:第一个福田叫做报恩福田;第二个叫功德福田;第三个叫贫穷福田。因为在佛的那个时候啊,他没有商业...
姑苏南濠街,有一人常作阴隶,每数日,辄往值班。邻有一人语曰:能带我至阴间游戏乎?隶曰:可。汝但静卧室中,敕家...
一门出了七院士,这在中国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无锡七房桥钱氏家族是钱氏始祖吴越国国王钱缪的后代在无锡...不同的经书所译的七宝各不尽同,鸠摩罗什译的《阿弥陀经》所说七宝为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码瑙;玄奘译...
汝母去得甚好,就是你母亲走的很好啊,此殆汝母往昔善根,及现在善愿,并汝等助成之功效也。 就是你母亲走的很好,...
我们现在做为一个生死业障凡夫,第一件事情就是赶快调整心态,养成佛陀思考的智慧。佛陀遇到事情他老人家是怎么想的...佛的程序是信、解、行、证。信了以后,即使理解不深,也不可没有行持。只有信解而不去实践,任他精通佛理,讲得头头...问: 为何《无量寿经》把人道、天道也判为恶道? 常敏法师答: 天道,人道,阿修罗道,地狱,恶鬼,畜生,这六道里...
昙超(齐钱塘灵苑山)[《高僧传》卷十一]
【历代名僧辞典】
释昙超。姓张。清河人。形长八尺容止可观。蔬食布衣一中而已。初止上都龙华寺。元嘉末南游始兴遍观山水。独宿树下虎兕不伤。大明中还都。至齐太祖即位。被敕往辽东弘赞禅道。停彼二年大行法化。建元末还京。俄又适钱塘之灵苑山。每一入禅累日不起。后时忽闻风雷之声。俄见一人秉笏而进。称严镇东通。须臾有一人至。形甚端正。羽卫连翩。下席礼敬自称弟子居在七里任周此地承法师至。故来展礼。富阳县人故冬凿麓山下为砖侵壤龙室。群龙共忿作三百日不雨。今已一百余日井池枯涸田种永罢。法师既道德通神。欲仰屈前行。必能感致润泽苍生。功有归也。超曰。兴云降雨本是檀越之力。贫道何所能乎。神曰。弟子部曲止能兴云不能降雨。是故相请耳。遂许之。神倏忽而去。超乃南行经五日至赤亭山。遥为龙咒愿说法。至夜群龙悉化作人。来诣超礼拜。超更说法。因乞三归。自称是龙。超请其降雨。乃相看无言。其夜又与超梦云。本因忿立誓。法师既导之以善。辄不敢违命明日晡时当降雨。超明旦即往临泉寺。遣人告县令。办船于江中。转海龙王经。县令即请僧浮船石首。转经裁竟。遂降大雨。高下皆足。岁以获收。超以永明十卒年。春秋七十有四。
上篇:僧审(齐京师灵鹫寺)[《高僧传》卷十一] | 下篇:慧明(齐始丰赤城山)[《高僧传》卷十一] |
资持记·释释相篇:“系头物,旧云,帽带巾帊之类。”(事钞记卷二○·三九·一三)...
他受用身
真可
孤独地狱
五根五力
大乘佛教(Mahayana Byddhism)
添品妙法莲华经
瞋恚业道有三种
宝莲寺
转依有四种相
主首
业感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大藏经】【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推荐】种好你生命的福田

一念贪欲成猪身,一念瞋心变赤蛇

一门出了七院士的钱氏家族
佛教七宝

能为一切众生回向,即与佛菩提誓愿相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