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大乘二种性】 修大乘菩萨行,必具足无漏菩提种子,此种子有二种,一为本性住种,一为习所成种。本性住种,是无始...(人名)Bimbisāra,又作萍沙、洴沙、瓶沙。...【神通行】 p0934 显扬三卷五页云:三、神通行、谓六神通总摄说为神通行。皆为引摄所化有情界、令生恭敬,入圣...(书名)具名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六祖大师慧能于韶州大梵寺坛上所说之法。门人记之,尊为法宝坛经。略曰坛经。称经者...(术语)佛初为提谓等在家弟子受三皈已,即授五戒为优婆塞优婆夷。若在家弟子破此五戒,则非清净士女。犯五戒者,则...忉利天王的宫殿里,有一种用宝珠结成的网,一颗颗宝珠的光,互相辉映,一重一重,无有穷尽,这种由宝珠所结成的网,...(819~896)唐代僧。吴郡人,俗姓陆。开成二年(837),于法空王寺依清进为师。会昌元年(841)往恒阳受戒。二年居...出自增一阿含经卷四十三所载十事功德之论。释尊为制止比丘作无意义之俗论,而令思惟正法之论,去离恶趣,故说十功德...(术语)天台宗三相承之一。又名金口祖承。谓受佛金口之记,而出世之付法藏二十三祖,次第相承其法门也。止观一上所...为二假之一。即于无名之法体上,施设假名之义。据宗镜录卷六十七载,圣教之所说虽有法体,然非我法,体本无名,乃随...体得“生死即涅槃”后,能融和此两者而无碍之悟道。[往生论注卷下) p70...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胜光曜七宝庄严,放大光明,普照一切无边世界,无量方所妙饰间...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尔时喜王菩萨白佛言:「世尊!今此众中,颇有菩萨摩诃萨,得是三昧,亦得...
昨夜梦中,任是富贵荣华、悲欣忧苦;清晨醒来,如幻如化,南柯一梦。 知是梦幻空花,若还欲折枝惜春,即同痴人。 人...
人的心很多。过去的人把人心定不下来,叫做五心不定,就是说你的心到处乱跑。而修行人把发心作为一句口头禅。我们一...
有一对亲兄弟从小关系很好,各自成家后也经常往来,但近来却因为父母去世留下的财产给予兄弟不均,而发生了争吵。哥...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嗔心的过患最大,它的果报是什么?面貌丑陋、多病、短寿,同时它是修行路上最大的障碍,嗔心...
原文: 先民有言,禹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我今衰残,奚啻惜分。一弹指顷,毋杂用心。 毋杂用心者,谓本参正...
我们要断除贪心,祖师大德作了一个偈子说:贪多业亦多,贪少业亦少,万般诸烦恼,除贪一时了。 这个偈子说,我们的...
自称湛山老人的倓虚法师是中国佛教界盛传的三虚虚云和尚、太虚大师、倓虚法师之一,于民国初年开始,弘法东北各省,...佛教提倡放生的本意,一是减少众生杀业,二是培养自己的慈悲心。现代社会文明虽然日渐发达,但众生的杀业却不见减少...
慧明(齐始丰赤城山)[《高僧传》卷十一]
【历代名僧辞典】
释慧明。姓康。康居人。祖世避地于东吴。明少出家止章安东寺。齐建元中与沙门共登赤城山石室。见猷公尸骸不朽而禅室荒芜高踪不继。乃雇人开剪。更立堂室造卧佛并猷公像。于是栖心禅诵毕命枯槁。后于定中见一女神。自称吕姥。云常加护卫。或时有白猿白鹿白蛇白虎游戏阶前。驯伏宛转不令人畏。齐竟陵文宣王闻风祇挹。频遣三使殷勤敦请。乃暂出京师到第。文宣敬以师礼。少时辞还山。苦留不止。于是资给发遣。以建武之末卒于山中。春秋七十矣。
上篇:昙超(齐钱塘灵苑山)[《高僧传》卷十一] | 下篇:慧猷(宋江陵)[《高僧传》卷十一] |
(一)(1604~1670)明末清初僧。嘉兴桐乡(位于浙江)人,俗姓钱。号大方。十九岁有出尘之志,次年至杭州云栖寺专修...
大乘二种性
屏莎
神通行
坛经
五戒法
因陀罗网
元慧
十功德论
金口相承
有体施设假
一无碍道
【大藏经】解深密经
【大藏经】【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大藏经】现在贤劫千佛名经

【推荐】「无住心」乃吾人安身立命之处

不论你修行哪个法门,这四个心都至关重要

福报不是靠争抢,而是由辛苦培植而来
嗔心是自己最大的敌人

出家修行自警七条

十恶五逆,都是因为这个贪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