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指非命之业。依前世之业因寿命未尽,却因现在之灾横而致死,称为非业死,一般称为横死。又世间一般人之寿命,有所谓...即舍离第三禅之妙乐,而得不苦不乐感受之禅定。即色界四禅中之第四禅。[解脱道论卷二](参阅“四禅”1843) p219...(术语)五力之一。专念之力,能抗他之障碍,谓之念力。遗教经曰:若念力坚强,虽入五欲贼中,不为所害。普贤经曰:...位于浙江鄞县东。略称育王山。旧称鄮山。西晋武帝太康二年(281,一说三年,或泰始元年),慧达(俗名刘萨诃)至鄮...(杂语)五停心观之一。数出入之息,停止心想散乱之观法。梵名,阿那波那。...《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汉文有四译。第一是元魏菩提流支于永平元年至天平二年间(508~535)译出,名《无字宝箧经》...【五事有异熟非有异熟分别】 p0290 瑜伽七十二卷十三页云:问:如是五事,几是异熟?几非有异熟?答:相、通二种。...【增上慧学差别分别】 p1317 显扬七卷五页云:增上慧学差别分别者:若苾刍,于苦圣谛,如实知苦;于集圣谛,如实知...(术语)大乘之受戒有二法,通受三聚净戒为通受,别受别解脱戒谓之别受。别解脱戒者,三聚净戒第一摄律仪戒之一分也...(术语)谓穷极之始修也。圆觉经曰:平等本际圆满十方。胜鬘经曰:生死者依如来藏,以如来藏故说本际不可知。...【六派哲学】 古代印度婆罗门教系中,先后出现的六种哲学学派。即:一、弥曼差学派:即对吠陀圣典中所规定的祭祀仪...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弘化社32分本)...佛说盂兰盆经...
问: 今有一疑问,请求老法师慈悲开示。弟子吃素念佛,已经多年。因为信佛之人,为十方三世诸佛之所护念,天龙八部...
善养生者和,无寝食,后医药。清黄凯钧《友渔斋医话一览延龄》 中国人喜欢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在预防癌症上,饮...
传统节日在很多人印象中,似乎只剩下相关的节日食品了。诸如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过年的饺子,以及这腊八节...
问: 拜佛的时候,除了听自己念佛的的声音之外,可不可以观想阿弥陀佛的光明在摄受? 净界法师答: 偶尔,偶一为之...作为一个在家的佛教信徒,和非信徒之所不同的,即是归依三宝和受持五戒的要求。也就是说,一进佛门,首先要对佛陀生...
观世音菩萨的方便力特别殊胜。在《普门品》讲到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提的就是妙音...
观世音菩萨应该是中国人最熟悉的,观音信仰不仅贯穿整个中国佛教历史,更是形成了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观音的信仰,在...今天是2012年的第二天,新年伊始,万象更新,祝与会的各位大德新年吉祥,万事如意,佛光照亮世界,法喜充满乾坤,人...
法愍(宋长沙麓山)[《高僧传》卷七]
【历代名僧辞典】
释法愍。北人。弱年慕道笃志经籍。十八出家。便游践州国观风味道。波若数论及诸经律皆所游刃。后憩江夏郡五层寺。时沙门僧昌于江陵城内立塔。刺史谢晦欲坏之。愍闻故往谏晦。晦意不止。愍于是隐迹于长沙麓山。终身不出。晦乃率仪至寺厚赐酒肉。严鼓振威。斩斫形像。俄而云雾暗天风尘四起。晦惊惧而走。后以叛逆诛灭。队人丁法成史僧双见身癞病。余多犯法而死。愍乃着显验论以明因果。并注大道地经。后卒于山中。春秋八十有三。弟子僧道立碑颂德。时始兴郡灵化寺有比丘僧宗。亦博涉经论。着法性觉性二论云。
上篇:慧静(宋山阴天柱山)[《高僧传》卷七] | 下篇:道亮(宋京师北多宝寺)[《高僧传》卷七] |
(术语)浩浩宇宙之虚空也,毕竟无为无物,故云顽空,偏空,太虚空。以譬小乘之涅槃,而别于大乘涅槃之妙空第一义空...
非业
共舍生定
念力
阿育王山
数息观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五事有异熟非有异熟分别
增上慧学差别分别
通受
本际
六派哲学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吃素念佛之人为什么也会遭受苦难

素食打造不长癌的碱性体质

腊八粥的八大吉祥寓意功效

拜佛时除了念佛外,可以观想阿弥陀佛光明吗
圣严法师《在家信徒的三皈五戒》

心力跟佛力之间的桥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