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浙江鄞县东。略称育王山。旧称鄮山。西晋武帝太康二年(281,一说三年,或泰始元年),慧达(俗名刘萨诃)至鄮县之鄮山得古塔一座,认为系阿育王八万四千塔之一,遂建精舍供奉该塔,并改称鄮山为阿育王山。其后所建精舍,历经扩增,成为我国禅宗五山第五位之阿育王寺,至宋代为临济宗之道场,宗杲、德光、师范等先后布教于此,一时称盛。[佛祖统纪卷三十六、卷四十三、卷四十五、卷四十七、卷五十三、法苑珠林卷三十八、育王寺志](参阅“阿育王寺”3636) p3635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杀生业道】 p1006 瑜伽五十九卷十三页云:杀生业道、以有情数众生为事。若能害者、于众生所,作众生想,起害生欲...亦名:言人戒犯缘 资持记释云:“缘中,初二并局俗人,道则非重。”(事钞记卷四二·一九·七)...亦名:正食五观 子题:四种受用利养、受用利养四种、盗用、负债用、子物用、己物用、食有三种、美食乐受、恶食苦受...一间补特伽罗者,谓即一来,或于天上唯受一有得尽苦际,所以者何?即一来果进至不还果向,或于天上唯受一有得般涅槃...(术语)又曰福慧。即福智之二庄严也。福者修布施等之善业。观者观念真理。福属利他。观属自利。净土源流章玄叙曰:...(术语)台家所立五品弟子位第一之随喜也,是为五品位中之最初,故曰初,又是圆顿观行之最初。...【五种方便摄一切正方便】 p0288 显扬八卷七页云:论曰:不颠倒方便者:谓菩萨摩诃萨、有五种方便,摄一切正方便;...(经名)一卷,唐不空译。说帝王十种之过失,十种之功德,及五种之衰损法,五种之可爱乐法。...(故事)阿难为多闻第一受持佛一代之说法,故佛灭后,迦叶结集三藏时使阿难升师子座复演其说法。增一阿含经一颂之曰...华严三圣之一,与文殊为释迦如来之二胁士。于佛教四大菩萨中,以大行著称。于华严会上说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故又是...(术语)一、声闻乘,闻佛之声教,观四谛而生空智,因断烦恼者。二、缘觉乘,又名独觉乘。机根锐利,非由佛之声教,...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度论卷第四 大智度论卷第五 大智度论卷第六 大智度论卷第七 大智...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小国家,这个小国家有一个猎人,他在森林当中打猎,捉到了一只六牙白象,他就把这只白象献给国王...我们看第十八愿的:十念必生。前面的消除灾障、增长福德、善根不退,都是约着我们现生的角度来说;以下的第十八、十...面对一大堆人名,人们最关系、最感兴趣的,仍然是他自己的名字。所以说,牢记别人的名字,并正确无误地唤出来,对任...
非浊者,云有则不受一尘。非清者,云无则不舍一法。无背者,纵之则无所从去。无向者,迎之则无所从来。言即此灵明湛...1. 四圣谛 谛(satya)的含义是实在、真理。四圣谛即苦、集、灭、道四谛,是对人生现象的评价和解脱痛苦的指示。四圣...一般人总以为佛陀神通广大,法力无边,想要做什么就能做什么。其实,佛陀也有无奈的时候。 有一个坏人名叫干达多,...
诸位我们要知道一个观念:只要你的师父还在,你不要说你师父是什么菩萨示现。因为人家会问说:那你怎么知道呢? 你...净土法门的殊胜利益,就在于它是个极特别的法门,不是常规的法门。所谓佛说八万四千法,法法都是圆满究竟易成的,但...
阿育王山
【佛光大辞典】
上篇:阿育王 | 下篇:阿育王石柱 |
(术语)年满二十受比丘之具足戒也。二十岁下不许。随机羯磨曰:律本年满二十者,能耐寒热风雨饥渴持戒一念,七十岁...
杀生业道
尼言人戒犯缘
食存五观
一间补特伽罗
福观
初随喜
五种方便摄一切正方便
佛为优填王说王法正论经
阿难放光
普贤
声缘二乘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大藏经】大智度论
【大藏经】【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净界法师:宁可在山中睡觉,也不要在都市办道
净界法师:十念必生愿
尊重,从记住名字开始

自性无对立,凡夫妄分别
佛教基本理论
佛的无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