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前三世纪,古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在恒河流域,为雕刻法敕(梵 dharma-dipi,巴 dhamma-lipi)所建之圆形石柱,至今被发现者共有十柱。其中六柱高度自十至十三公尺不等,所刻法敕共通之内容系尊重佛法、劝善断恶、禁止杀生、仁慈平等,及有关人类之福祉等六章,此外,各柱亦载有阿育王之事迹。其余四柱,高度约七点五公尺,各柱所刻之法敕内容不一,大约为禁止破和合僧,以及阿育王自身之佛迹巡礼等记载。石柱上端雕有各种兽类,例如狮像,虽年代久远,至今依然清晰可辨,而石柱上所雕之古印度年代,尤受学术界重视。(参阅“阿育王刻文”3637) p3635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譬喻)譬信心之澄净似清水,故云信水。又信心之水,能洗除疑念之垢,故称之曰信水。演密钞三曰:若先习垢深则不染...又作余习、习气、残气。即由数数现起之烦恼所薰成之余习。虽已断尽烦恼之贤圣,犹残余不如法之习气。如难陀虽已证得...【增上缘】 唯识宗所立四缘之一。乃一切有为法,生起或结果之间接原因,凡有强胜之势用,能成为他法生起、结果的助...(名数)即初善,中善,后善。谓佛说法初中后之三时。皆为善味也。乃七善中之时节善。法华经序品曰:演说正法,初善...【三种菩提】 p0178 显扬三卷十九页云:菩提者:谓三种菩提。如经广说。一、声闻菩提。谓声闻乘转依所得寂灭,及趣...(书名)有二部:一无著造,波罗颇迦罗蜜多罗译之大乘庄严经论,十三卷。一马鸣造,罗什译之大庄严论,十五卷。...(术语)一切众生,自己心性之平等觉悟,名曰不觉。一切之凡夫地是也。为不觉故造业,受生死之果也。起信论曰:所言...【随顺学法】 p1368 瑜伽二十八卷四页云:云何随顺学法?谓有十种违逆学法。对治彼故;应知十种随顺学法。...大菩萨的尊称,因大菩萨是出生于法王之家,而且能够传承佛法。...梵语 prathama-yāma,巴利语 pathama-yāma。又作初更。指夜分之初,即今午后八时顷。系昼夜六时之一。经典中常有...不护者,即三不护,谓大师御众时,于随所欲教授教诫方便具足中,若定若慧,乃至广说。何等为三?如经言,如来身业清...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偈赞佛,尔时觉林菩萨,承佛威力,遍观十方,而说颂言, 譬(p)如...普门品(日诵式版本)...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第一要信自己方寸中一个喜怒哀乐底主人翁,觌体与三世诸佛不欠一毫发。 第二要信从无量劫来,与声色爱憎、染习流注...
知道了用功方法之外,参禅之士尚须提防禅病,以防走错了路头。这里所说的禅病,主要是指在修行过程中所有障碍修行的...前言 学佛主要在求离苦得乐,生死之苦冠于一切,同时也是为一切苦的根本,因为一切苦皆由生死而来的,没有生死就没...
昔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弘化时,有梵志兄弟四人,皆已得五种神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四...
有些初发心的菩萨很执着,会产生很多疑问,佛陀既然让我们不住相而行布施,我们什么都不执着,三轮体空去布施,这个...有一天,佛陀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为比丘们开示:农夫耕种有三种需要随着时节来进行的工作,哪三种呢?就是耕田、溉...
杨荣,福建建宁人(现在福建建瓯),官职为少师。少师在古代是太子的老师,属于极高的官职。他的先祖,世世代代以济...九华山有位老尼师,年纪已136岁,身体健朗,从出家至今,从不讲任何闲话,开口闭口一句阿弥陀佛; 有人问她话,若有...
阿育王石柱
【佛光大辞典】
上篇:阿育王山 | 下篇:阿育王寺 |
(书名)十卷,唐希麟集。又名希麟音义。...
信水
烦恼习
增上缘
三善
三种菩提
庄严论
不觉
随顺学法
法王子
初夜
不护
【大藏经】地藏菩萨本愿经
【大藏经】【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大藏经】【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推荐】学道须具足五种正信

大慧宗杲禅法心要——禅病种种
斌宗法师《我人生死之由来》

神通不敌生死

念头一转,福报就可以变为福德
时节因缘成熟,自然不起烦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