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护作何业?谓能无间断教授教诫所化徒众,由无藏护自过虑显彰故。
佛教词典 > 阿毗达磨辞典 > 正文
乃小乘行人所修之十种法。此十法能生圣者,又为圣者所依,故称圣处。即:(一)断五法,指断五上分结,得阿罗汉。(二...密教之修法,即行者入道场时,至堂门之前住入无能胜明王之三摩地。系门外之作法。此作法又称为门前之作法、门下之作...(561~632)隋代僧。临海章安(浙江临海)人,俗姓吴。字法云,名灌顶。世称章安大师、章安尊者。七岁从摄静寺慧拯...楞严经曰:假令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泥犁经曰:父作不善,子不代受,子作不善,父不...梵语 dharmānusmrti,巴利语 dhammānussati。十念之一,八念之一,六念之一。谓念佛法之胜、利、妙、德。即想念清...【有情世间等皆从业生】 p0559 俱舍论十三卷一页云:论曰:非由一主先觉而生。但由有情业差别起。若尔;何故俱...(术语)正字通曰:提撕之撕有西私二音,西者提撕警觉也。警觉弟子而教导之也。西域记七曰:提撕指授。性灵集八曰:...【稠林】 p1248 瑜伽八卷六页云:种种自身大树聚集,故名稠林。 二解 瑜伽八十四卷十四页云:又言林者:能生种种苦...【高建法幢支】 唯识宗所依经论的‘十支论’之一,即《三十唯识论》,这是广诠瑜伽境体,而以识外无别实有为宗。参...(术语)谓无为法之性,空而脱一切之事相系缚也。维摩经菩萨行品曰:观于远离而身心修善。注曰:肇曰:远离无为之别...【苏利耶】 或苏梨耶,或修利。此云日神。日者,说文云实也,太阳之精。起世经云:日天宫殿,纵广正等五十一由...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馀无量众俱,前后围遶。 尔时长老舍利弗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佛告无尽意菩...
一诚法师,俗姓周,法号一诚,字悟园。1927年农历2月2日出生于湖南望城,1949年6月8日于湖南长沙县(今望城县)黄金...有一次,我和一位居士同乘一辆车,遇到红灯,车停下来,一个卖玉兰花的先生马上将花送进窗口,看到我说:师父!玉兰...
【原文】: 令严临终,神识清爽,念佛而逝,可生西方。然无论已生未生,为人子者,固当常为礼拜持诵。以期未往生,...
在寺院里,经常有好多游客或是居士来求教,问题多是关于世俗烦恼的煎熬。 人为何会如此烦恼?在佛法看来,是因为放...诚拙禅师在圆觉寺弘法时,法缘非常兴盛,每次讲经时,人都挤得水泻不通,故信徒间就有人提议,要建一座较宽敞的讲堂...
要说佛法能使人离苦得乐,先来说明苦,迫恼身心,使人们不得安然谓之苦。世间苦事无量,如三苦、八苦、十苦、百苦说...
21世纪是科技与市场迅猛发展的世纪,也是人们对精神故园安心立命寻觅最切的世纪。向外驰骋的阳刚力势越强,向内收敛...人生是苦是美,要看站在什么角度去看、用什么心情去感受而定。若是站在感恩的角度、抱着知足惜福的心境,那么每天所...
不护
【阿毗达磨辞典】
不护者,即三不护,谓大师御众时,于随所欲教授教诫方便具足中,若定若慧,乃至广说。何等为三?如经言,如来身业清净现行无不清净,现行身业可须覆藏,谓勿他知我之所有语业意业,现行亦尔,由彼大师心无惧虑,善御所化一切大众随其所欲,自然强力折伏摄受,教诫教授方便具足。
上篇:不可思议如来补特伽罗 | 下篇:不相离相应 |
(书名)梵名Vijānamātrasiddhi-triṁśati-śastra-kārikā,常云三十唯识。一卷,世亲菩萨造。唐玄奘译。成唯...
十圣处
至道场门观
章安
因果
念法
有情世间等皆从业生
提撕
稠林
高建法幢支
远离
苏利耶
【大藏经】右绕佛塔功德经
【大藏经】悲华经
【大藏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一诚法师与江西佛教
圣严法师《大与小》

以孝亲之心礼诵,功德更大

观无常是断除烦恼的殊胜法门
把「谢谢」带回去

世间苦事无量,佛法能使人离苦得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