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以铜柱刑治罪人之地狱。指犯邪淫行、非处非时行、不净业等者,死后所趣生之处。据观佛三昧海经卷五载,铜柱高六百由...子题:五篇名、七聚名 行事钞·篇聚名报篇:“问:‘上具张六聚名体,请知五篇七聚名相如何?’答:‘言 五篇名 者...(杂语)禅林之语。自少壮居于丛林谙熟清规者,曰山中之兄弟。反于晚达之人。又法中同门之总称也。见象器笺五。...(譬喻)譬物之不可成也。楞严经六曰:是故阿难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沙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祇名热沙。何以故?此...【五根三根相摄】 p0279 瑜伽五十七卷二十二页云:问:五根、三根、为五摄三?三摄五耶?答:三摄五。非五摄三。不...慧德处、实德处、舍德处、寂灭德处。慧德处是谓由于听闻正法而生出大智慧;实德处是谓有了大智慧才能见到真谛的空理...如世尊言。此圣弟子。以如是相。随念于僧。谓佛弟子。具足妙行、质直行、如理行、法随法行、和敬行、随法行。于此僧...(术语)小乘教中一切有部宗所立。三世实有谓时间的诸法体性实在也。法体恒有谓空间的诸法体性实有也。所见事物之生...(术语)十恶业之一。杀害人畜等一切有情之生命也。智度论十三曰:若实是众生,知是众生,发心欲杀而夺其命。生身业...巴利名 Sutta-nipāta。属南方上座部经藏(小部)之巴利语经典。因其他各经分别有其独自之特征,故均有其特定之名称...【摄乐】 p1458 瑜伽三十七卷二十二页云:摄乐者:谓依出离众苦行迹,及依远离欲乐自苦二边行迹,于佛善说法毗奈耶...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来诸众生故。说是七俱胝佛母心准提陀罗尼法。即说咒曰。 南谟飒...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娑婆,秽土也;极乐,净土也。娑婆之寿有量;彼土...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法等菩萨约此三十颂造《成唯识》,今略标所以。谓此三十颂中,...
同一法身 《华严经》以卢舍那佛为教主,极乐世界以阿弥陀佛为教主,这两土教主的法身同是毗卢遮那。对华藏世界与极...小男孩问爸爸:是不是做父亲的总比做儿子的知道得多? 爸爸回答:当然啦! 小男孩问:电灯是谁发明的? 爸爸:是爱...问: 病人由于疾病折磨很难长时间坚持正念,家属(全家学佛,但都时间不长)应当如何帮助开导?病人现在每天坚持念...
【原文】 无常迅速,虽老少无别。然年少人犹处未定之天,妄冀长寿;若老年人,则定然光景无多矣! 须把身世事处分了...
有人曾问释迦牟尼佛:梵行圣者,你们居住在树林简陋的茅屋里,每天仅仅吃一顿饭,为什么还这么快乐? 释迦牟尼说:...
在一般人的观念中,认为布施的东西要数量多、品质好,乃至于布施珍贵的宝物,才会有很大的福报;认为只布施一点点香...
佛教所说的灭苦,有两种不同的层次:一种是在自己灭苦以后,再也不到世界上来受苦受难;另一种则是在自己灭苦之后,...各界世界著名人物,从哲学家柏拉图和尼采,政治领袖本杰明富兰克林和甘地,到流行歌曲偶像保罗麦卡特尼和鲍勃马利都...
康法朗(晋中山)[《高僧传》卷四]
【历代名僧辞典】
康法朗。中山人。少出家善戒节。尝读经见双树鹿苑之处。郁而叹曰。吾已不值圣人。宁可不睹圣处。于是誓往迦夷仰瞻遗迹。乃共同学四人发迹张掖。西过流沙行经三日。路绝人踪。忽见道傍有一故寺。草木没人中有败屋两间。间中各有一人。一人诵经。一人患痢。两人比房不相料理。屎尿纵横举房臭秽。朗谓其属曰。出家同道以法为亲。不见则已。岂可见而舍耶。朗乃停六日为洗浣供养。至第七日见此房中皆是香华。乃悟其神人。因语朗云。比房是我和上。已得无学可往问讯。朗往问讯。因语朗云。君等诚契皆当入道。不须远游诸国。于事无益。唯当自力行道勿令失时。但朗功业尚小未纯未得所愿。当还真丹国作大法师。于是四人不复西行。仍留此专精业道。唯朗更游诸国研寻经论。后还中山门徒数百讲法相系。后不知所终。孙绰为之赞曰。人亦有言。瑜瑕弗藏。朗公冏冏。能韬其光。敬终慎始。研微辩章。何以取证。冰坚履霜。朗弟子令韶。其先雁门人。姓吕。少游猎后发心出家事朗为师。思学有功。特善禅数。每入定或数日不起。后移柳泉山凿穴宴坐。朗终后刻木为像。朝夕礼事。孙绰正像论云。吕韶凝神于中山。即其人也。。
上篇:竺法雅(晋高邑)[《高僧传》卷四] | 下篇:竺法乘(晋炖煌)[《高僧传》卷四] |
【非人趣】 p0711 显扬三卷十四页云:二、非人趣。谓生余趣,那落迦、傍生、及与鬼趣、天、龙、药叉、阿素洛、...
铜柱地狱
五篇七聚名相
兄弟
蒸沙
五根三根相摄
四德处
僧证净
三世实有法体恒有
杀生
经集
摄乐
【大藏经】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大藏经】净土十疑论
【大藏经】唯识三十论颂

弥陀即是毗卢师,极乐即是华藏界
倚老卖老的人容易栽跟头
病人由于疾病折磨,应如何帮助开导

这是晚年最要紧之所在

活在当下益处多多

布施的质与量,会影响到功德的大小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