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凡七卷。今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三册。日僧向阿证贤撰,元亨年间(1321~1323)成书。以真如堂等高僧之对话形式,比喻弥...(术语)一切有情之住处。有净土秽土等之区别。...【三界皆唯有心】 p0206 无性释四卷七页云:如是三界,皆唯有心。此言显示三界唯识。言三界者,谓与欲等爱结相应,...(衣服)紫衣,素绢,道服等谓之圣道衣。以是为天台真言等圣道众之人所著故也。对于律僧之律衣,念佛僧之黑衣而言。...【世间种种工巧业处】 p0516 发智论十二卷十六页云:世间种种工巧业处名何法?答:谓慧为先,造作彼彼工巧业处,及...(人名)婺州东阳人。姓刘氏。号天宫尊者。幼受具,入智威之室,顿开悟天台三观之法门。时人呼曰小威,后归东阳,山...有为法的事物,由缘而生,当缘散时则其体衰灭,叫做体灭。但此体灭并非断灭,会待缘再生,故体灭是指当体灭而已。...(书名)二卷,此书为清孙文川遗稿,陈作霖于丛残蠹蚀中编纂成轶。总列寺名二百二十有六。凡同名而非确在金陵者,与...行事钞·尼众别行篇:“有人就尼寺与受戒者,不成。萨婆多师资传云,非法不成,如端正难缘,尚自遣信,此无难缘,纵...【现见所得相】 p0955 瑜伽七十八卷二十一页云:现见所得相者:谓一切行、皆无常性,一切行、皆是苦性,一切法、皆...(?~842)唐末僧。海门郡(浙江,一作海汀郡)人,俗姓李。为唐宗室之后裔。师因曾住于杭州盐官之海昌院,故又有...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皆阿罗汉也生死...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默;玄旨非言不传,释迦所以致教。是以如来出世,大教有三:约...(印光大师校印本)...
在家闲居,当以净土法门,为双亲认真讲说,俾生正信以得往生,则功德大矣。 虽读大乘经典,仍以念佛为正行。倘一心...
中国古人说,写淫荡书籍,传播淫荡色情文化,报应很重,所谓天道祸淫发现现实中果然如此。 艳星里的结局最为惨烈的...
佛告普广菩萨: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地藏菩萨摩诃萨名者,或合掌者、赞叹者、作礼者、恋慕者,是人超越...
前面的五度就像一个人的双脚,福德的资粮,它是让一个人趋向目标,而智慧是一个眼睛。当我们趋向目标的时候,我们应...为什么戒杀一切皆惧死,莫不畏杖痛 世间一切,没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了。即使小如蝼蚁,遇水尚且奋力挣扎;人们往往宁...罗阅只国有一座高山,山上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很多,风景奇美。山下住着几百户人家,全以打猎为业。天亮时,男人就到...
【我(们)拥有什么?】 今天,来到新加坡这个地方,看到这么壮观的场面,由此可以知道诸位都很虔诚,对佛法都很有...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对比丘开示:世间上有五件事最不可得。哪五种事呢?一、应当丧失之物不想失去...
竺法乘(晋炖煌)[《高僧传》卷四]
【历代名僧辞典】
竺法乘。未详何人。幼而神悟超绝悬鉴过人。依竺法护为沙弥。清真有志气。护甚嘉焉。护既道被关中。且资财殷富。时长安有甲族欲奉大法。试护道德伪往告急求钱二十万。护未答。乘年十三侍在师侧。即语曰。和上意已相许矣。客退后乘曰。观此人神色非实求钱。将以观和上道德何如耳。护曰吾亦以为然。明日此客率其一宗百余口。诣护请受戒具。谢求钱之意。于是师资名布遐迩。乘后西到炖煌立寺延学。忘身为道。诲而不倦。使夫豺狼革心戎狄知礼。大化西行乘之力也。后终于所住。孙绰道贤论以乘比王浚冲。论云。法乘安丰少有机悟之鉴。虽道俗殊操阡陌可以相准。高士季颙为之赞传。乘同学竺法行竺法存。并山栖履操知名当世矣。
上篇:康法朗(晋中山)[《高僧传》卷四] | 下篇:竺法潜(晋剡东仰山)[《高僧传》卷四] |
【远离乐有三种】 p1258 瑜伽九十六卷二十一页云:此远离乐、复有三种。一者、劣乐,二者、中乐,三者、胜乐。劣乐...
三部假名钞
国土
三界皆唯有心
圣道衣
世间种种工巧业处
慧威
体灭
南朝佛寺志
僧不得至尼寺授戒
现见所得相
齐安
【大藏经】阿閦佛国经
【大藏经】佛说长阿含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虽读大乘经典,仍以念佛为正行

天道祸淫--艳星的悲惨结局

恭敬赞叹地藏菩萨,即得超越三十劫罪

所有的功德中,智慧最重要
为什么要戒杀
猎人改业

慧律法师《佛教与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