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性释四卷七页云:如是三界,皆唯有心。此言显示三界唯识。言三界者,谓与欲等爱结相应,堕在三界。此唯识言,成立唯有诸心心法,无有三界横计所缘。此言不遣真如所缘,依他所缘。谓道谛摄根本后得二种所缘。由彼不为爱所执故;非所治故;非迷乱故;非三界摄。亦不离识,故不待说。若尔;应说如是二界。无色界中,经部唯有心心法故?此难不然。识所取义,皆无义故。非但色无,说名唯识。何者亦无?余虚空等,识所取义。经部诸师许无色界诸心心法,是无色相无体无实所取境义,显现所依。恐彼执为非心心法;故说三界皆唯有心。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人名)Gautamī,巴Gotamī,新称乔答弥。旧称憍昙弥,俱昙弥。瞿昙姓之女声。佛姨母摩诃波阇波提之称。嘉祥法华...(名数)声闻缘觉二乘之同异也。...(杂语)谓午斋也。宋无寄僧诗曰:午供春香入野芜。...(界名)Uttarakuru,又作郁多罗鸠娄、郁多罗拘楼、郁多罗鸠留、郁怛罗究琉、郁怛罗越、郁单越、郁单曰、殟怛罗句嚧...【八中洲】 p0070 俱舍论十一卷四页云:复有八中洲。是大洲眷属。谓四大洲侧,各有二中洲。赡部洲边二中洲者,一、...亦名:四独戒独后行犯缘、独在后行犯缘、独行戒犯缘 行事钞·尼众别行篇:“独在后行,或根本独去;或中间;作意离...梵语 sakrdāgāmi-pratipannaka。又作斯陀含向。乃声闻四向四果之一。斯陀含果又称一来果,为声闻四果之第二,系已...(杂语)涅槃经三曰:譬如国王髻中明珠,付典藏臣。藏臣得已,顶戴恭敬,增加守护。我亦如是顶戴恭敬增加守护如来所...圭峰宗密所分五种禅之一。指达磨所传之禅。又作如来清净禅、一行三昧、真如三昧。宗密分禅为五种,为别于外道禅、凡...(真言)摩醯首罗天之秘咒也。如摩醯首罗天胜妙意生利益事之陀罗尼名。大日经三曰:摩醯首罗天有胜意生明。能作三千...(术语)回迷而悟真也。三论大义钞一曰:回悟之宾。...毗尼日用切要...往生论...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
一个人所拥有的最好的东西是什么?不是昨天的辉煌,也不是明天的希望,而是现在。 永平寺里,有一位八十多岁的老禅...
注:本文仅限出家人看 安居的首日,称为结夏,在安居之始,得举行一定的法会仪式,以公告安居开始。元代以来,安居...
当我们能够在因地于妄念当中,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达到离三种相时,它的果报,它的果地功德就是毕竟平等...
憍梵钵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有口业,于过去劫轻弄沙门,世世生生有牛呞病。 憍梵钵提翻成中文叫牛...
以和气迎人,则乖沴灭;以正气接物,则妖气消;以浩气临事,则疑畏释;以静气养身,则梦寐恬。弘一大师 以和气迎人...【都言念佛是愚夫,得作愚夫亦已夫。龙树辩才还拙否,文殊智慧是虚无?主人底事凭居易,公据何人问大苏?寄语聪明宜...
一、念佛,体会佛的心愿,就会照戒律去做 (一)以为受持净土法门只要信愿持名就好,不需要那么麻烦,还要持戒这误会...
最近,一段关于安乐死的家庭录像在网络上广为流传。没有哀伤,更像是个小小的庆典。所有家人着正装,唱起歌谣。老人...
三界皆唯有心
【法相辞典】
【三界皆唯有心】 p0206
上篇:三法得安隐住 | 下篇:三事练磨其心 |
(植物)吉祥草之略。如来成道时以吉祥草为座。...
憍昙弥
六同十异
午供
郁多罗究留
八中洲
尼四独戒独后行犯缘
一来向
明珠譬大乘经典
最上乘禅
胜意生明
回悟
【大藏经】【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大藏经】【注音版】往生论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这一生有两件事情绝不能做

寺院安居自恣仪轨

真如的心必须要离开三件事情

憍梵钵提得牛呞病的缘由

以和气迎人,以静气养身
只要老实下来,就能得到利益

【推荐】念佛还要持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