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十种外道之一。如六派哲学中之数论、胜论等说,谓人、天各自为常住独存者,彼等既可受用诸法,且为主宰万有之实我。...(术语)成佛也。菩萨之行终者,断妄惑开真觉之谓。法华经譬喻品曰:具足菩萨所行之道,当得作佛。...(天名)Kumbīra(鸠鞞罗,俱尾罗),一作金毗罗(俱吠罗)译曰蛟。玄应音义五曰:蛟龙,梵云宫毗罗,有鳞曰蛟龙。...【招提】 经音义云:梵云招斗提奢,唐言四方僧物。但笔者讹称招提,此翻别房施。或云对面施,或云梵言僧鬘,此...又作事供。为“理供养”之对称。即于坛上置放涂香、花鬘等为供养物,依三密之加持力,一捻香、一轮花等得以周遍法界...(名数)一见思,二尘沙,三无明。台家所立。...运载之义,是譬喻佛法如渡船,能把众生从生死的此岸,运载到涅槃之彼岸去。乘有一乘、二乘、三乘、四乘、五乘之别。...据往生要集卷上本载,阿鼻地狱之十八狱卒各具有六十四只眼。 p1251...(术语)为生无所有处之禅定也。...次二禅者,若于初禅定中,厌离觉观,入中间禅。从未到地,专心不止,于后其心豁然,明净皎洁,定心与喜俱发,具足四...【提和越】 汉言天地。易曰: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系词云: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三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四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五 慈悲道场忏法卷...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了...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拈华于灵山会上,...
时国大王延佛设斋,我于尔时平地待佛,毗舍如来摩顶谓我:当平心地,则世界地一切皆平。 这个地方使得持地比丘内心...
何为重心。我辈修习净业,信贵于深,愿贵于切。以信深愿切故,一切邪说莫能摇惑,一切境缘莫能引转。若正修净业时,...黄豆享有豆中之王植物肉的美称,每天吃点黄豆、豆制品或喝杯豆浆是众多营养学家的建议。中医认为,黄豆富含多种营养...
一念之力 我们的心念,决定言语看不惯某人时,就会常发出讨厌憎恶的心念、电波,即使没说话、没行动,那种电波发出...
把手放在胸口,感受心脏的跳动,那其实就是你的生命之钟在滴答作响。细数着余下的时刻,有一天它会停止。这是千真万...
老病死苦乃吾人大患 《佛说无常经》言:外事庄彩咸归坏,内身衰变亦同然。唯有胜法不灭亡,诸有智人应善察。此老病...
修行用功办道的人,你不论修持哪一个法门,首先就要讲求发心。发什么的心呢?就是发菩提心,又名道心。一般人都会说...
我们学佛要从皈依佛法僧三宝开始。 皈依是什么意思呢?从字面上来说皈有归来、返回、依附、皈投、皈向的意思。依有...
赖耶三藏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赖耶三藏】第八阿赖耶识,译为藏识,藏有三义,即有能藏、所藏、执藏。一者能藏,是就阿赖耶与种子的关系而言,阿赖耶识乃微细任运相续,无始终亦无间断,能摄藏诸法种子而不失,故谓能藏,而种子为所藏。二者所藏,是就能熏之七转识与所熏之阿赖耶识之关系而言,能熏是能藏,所熏是所藏。现行之胜用有七转识,于现行之刹那必熏附其种子于第八阿赖耶识,而称新熏种三者执藏,谓染污之第七末那识执其为‘内我’之义。‘我’,为常一主宰之义。第八识生灭相续而非常一主宰,然其相续之相微细,恰似常一主宰,故第七末那识误以为实我而妄加执著,此乃我见之根源。如是执著,称为执藏。见《成唯识论述记》卷二。
上篇:赖耶三相 | 下篇:赖耶五受相应 |
禅林用语。指提示、唱道祖录公案。他如举示、举唱、举似等,皆同此意。景德传灯录卷八则川和尚章(大五一·二六一上...
神我外道
作佛
俱毗罗
招提
事供养
三烦恼
乘
六十四眼
无所有处定
二禅
提和越
【大藏经】【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经
【大藏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见自身微尘与世界所有微尘等无差别

平时就要训练,信愿才能坚如金刚
黄豆的8种保健养生功效

动一个念头,也如发射一份电波出去

【推荐】梦里不知身是客

净业行人如何修死观

真了生死的修行人,要仔细检查自己的发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