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宿住随念智有三种】 p1024 大毗婆沙论一百卷十页云:问:若尔;外道及诸声闻,亦有比智;与佛何异,而舍利子以此...总括成住坏空等四劫,称为一大劫;乃一期世界之始末。瑜伽师地论卷二(大三○·二八五下):“又此世间,二十中劫坏...(杂语)华藏世界本就释迦之果报而说者,其实通于诸佛,弥陀之极乐,亦即佛藏世界也。探玄记三曰:三世诸佛,严华藏...身三者,身方面的三种恶业,即杀、盗、淫;口四者,口方面的四种恶业,即妄语、绮语、恶口、两舌;意三者,意方面的...(术语)又云无生法忍。不起者即无生也,断见惑而生空理,所谓得无生法忍也。空理者无生无起,故云无生法,又云无起...日本法华宗(阵门流)大本山。位于新潟县三条市。山号长久山。为日印开创于永仁五年(1297),时称青莲华寺。后日印...(植物)木名。陀罗尼集经十曰:啰迦沙弥木,是菩提树之别名。梵Rākāśvāmin。...【思择诸法】 p0852 此思所成地三相之三。瑜伽十六卷六页云:云何思择诸法?此复二种,应知。一、思择素呾缆义...【世间道离欲】 p0512 瑜伽二十二卷一页云:云何名为由世间道而趣离欲?谓如有一、于下欲界,观为麁相;于初静虑离...【三业能引增上生决定胜分别】 p0225 显扬七卷六页云:能引增上决定胜分别者:谓增上戒学,增上心学,能引清净地及...(物名)清制。王大臣薨。赐陀罗经被。被以白绫为之。上印藏文佛经。字作金色。...(印光大师校印版本)...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龙鬼神无央数,十方诸来菩萨十万人,...净土十疑论...
我们如果修行念佛法门,奉行净业三福,但为世间的尘劳业缘所夺,不能专注在念佛法门上,这是我们的业障。这个业障实...
这个生命的改造,简单的说,就是破除我们的邪执,使令我们离苦得乐。要达到这个目的,在经论上说,必须有两个主要的...
天灾人祸,随时发生,难以预料,令人不安。若常念佛,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平安免难,念佛一声,罪灭河沙!礼佛一拜...
《法苑珠林》记载着一个故事。 说在唐朝武德年间,在大宁的地方,有一个叫贺永兴的人,因为邻家的牛践踏了他田里的...
大乘菩萨发菩提心是其根本,以大悲为基础,以方便为究竟。《华严经》云:发菩提心者,所谓发大悲心。《大毗卢遮那成...有两个孩子从家中偷了一些水果和奶制品,跑到野外去玩。那时还没有保存食物的方法,看着吃剩的食物在阳光下坏掉,他...
有白昼就必定有黑夜,所以就必须要为黑夜的到来作准备;有夏天的暑热就一定会有冬天的寒冷,所以就一定要为冬天的寒...
这个娑婆阎浮提世界,就叫堪忍。忍什么呢?忍苦,就是苦难的世界。这个世界众生能忍受苦。那他受了报了,他不忍也不...
异熟识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异熟识】阿赖耶识的异名,为因果业报的主体。唯识宗以阿赖耶识系由善恶业所熏习,以业种子为增上缘而招感异熟果,故称异熟识,为阿赖耶识的果相。前六识虽亦为异熟果,然仅为别报而有间断,故非‘真异熟’;相对于前六识者,有情总报的果体(即第八识)方是真异熟,以其具有业果义、不间断义、三界义等三义,故称异熟识。然而到究竟佛果的前一刹那,即舍异熟之名,如八识规矩颂所言:‘金刚道后异熟空’。见《成唯识论》卷八。
上篇:异熟无记 | 下篇:胜子 |
(术语)发得三昧而得秘密灌顶之阿阇梨也。即入地已上者是也,已下者为未见谛之法则阿阇梨。...
宿住随念智有三种
一大劫
华藏与极乐
身三口四意三
不起法忍
本成寺
啰迦沙弥
思择诸法
世间道离欲
三业能引增上生决定胜分别
陀罗经被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大藏经】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大藏经】【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推荐】借恶缘作为往生净土的增上缘

净界法师:佛说八大人觉经

【推荐】只管念佛,无不灵验

牛舌与哑巴

菩萨所行法门无量,以六度为其根本
世界冰王的财富故事

我们怎么去为死亡做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