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扬七卷六页云:能引增上决定胜分别者:谓增上戒学,增上心学,能引清净地及清净增上生。增上慧学,能引出世决定胜德。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不平等食】 p0327 瑜伽二十三卷十八页云:不平等食者:谓或极少食,或极多食,或不宜食,或不消食,或染污食。...(杂语)五坛之修法也。以不动尊为中坛。...(譬喻)智慧之流水也,智慧能洗烦恼之垢染,故譬之流水。贤愚经二曰:佛日初出,慧流肇润。...凡三十卷。唐代菩提流志译。又作不空罥索经。说不空罥索观世音菩萨之秘密修行法门。分七十八品。今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全一卷。又称宝生经。宋代施护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本经先引述陀罗尼,后阐明其功德,谓若诵此陀罗尼而满七日...(1055~1126)北宋僧。海盐人,俗姓马。字子发。三十四岁时至湖州觉海寺,恍如旧游,遂剃度,学天台于辨才禅师之门...(界名)巴利语Akaniṭṭha,又作阿迦腻吒,阿迦抳搋。梵语曰阿迦尼瑟吒Akaniṣṭha,又作阿迦尼沙吒,阿迦尼师吒,...梵语 vimoksa(音译作毗木叉、毗目叉)或 vimukti(音译作毗木底)或 mukti,巴利语 vimutta 或 vimokkha 或 vimut...(修法)岁华纪丽曰:道门宝盖,献在中元。释氏兰盆,盛于此日。今俗中元节尚盛行之,亦称盂兰会。参看盂兰盆条。...(1683~1762)清代曹洞宗僧。霅川(浙江)长兴人,俗姓殷。号白光。年二十一,参谒野山克归和尚。复参谒石鼓,得其...(术语)真言行者成就十六大菩萨之十六三昧,以证圆满之大觉也。十六三昧,即因行证入四转之功德次第渐生,恰如月之...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舍离城中,有一梨车,名鞞罗羡那(秦言勇军)。譬如天与诸天女共...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时释迦牟尼佛告大众言:「我曾往昔无数劫时,于妙光佛末法之中...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说,章安记为十卷;二曰渐次止观,在瓦官寺说,弟子法慎记,本...过去有一位高僧,因为没有供养、也没有信徒,心中非常苦恼,他就问另一位老和尚:「像我这样没有人供养的人,将来不...●能发改过迁善,自利利人之心,至诚恳切念观世音,念念无间,决定得蒙慈护,不致有何危险。倘仍存不善之心,虽能称...
问: 信佛的人和不信佛的人,在生活和道德实践上,有没有差别? 大安法师答: 信佛和不信佛这两种人,在生活方式和...
平生绝无信愿者,临终决定难仗佛力。既云善恶俱时顿现,且无论阿弥陀佛四字不现者不得往生,即现亦不得往生。何以故...
我们修净土法门的人,对现在的生存状况更要有种敏锐的觉知。无论是像今年的雪灾呀、地震呀、冰雹呀,我们都要把它看...
很多人经常在问一个问题,如何能富贵,回答一定是布施。这个回答不完整。富贵的人,是有富贵的心才能富贵,不是靠布...佛教是属于人间的,因为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佛,是降生于人间,生长于人间,出家修行,觉悟成佛,说法利生,甚至双...
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神通第一的大目犍连尊者在一树下盘腿而坐,静坐思惟,见到一饿鬼,身体犹如燃烧的火柱...
三业能引增上生决定胜分别
【法相辞典】
【三业能引增上生决定胜分别】 p0225
上篇:三业与十业道相摄四句分别 | 下篇:三身皆具无边功德而各有异 |
(职位)禅林之语。丛林旧参,能谙礼乐,指导四方来之云衲者。...
不平等食
中坛
慧流
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
宝生陀罗尼经
若愚
阿迦尼吒
解脱
兰盆
德明
十六生
【大藏经】佛说出家功德经
【大藏经】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大藏经】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圣严法师《服务奉献种福培德》
印光大师:念观音得益之法

信佛和不信佛在生活道德上有没有差别

平生无信愿者,临终难仗佛力往生

「厌离」为我们的心加了保护层

改变心念,这样命运才能改变
文珠法师《人间佛教与现代青年》
